笔者有一位朋友曾经告诉我,他做股票基本上一年只做一次。股市大多数人不敢买时寻机进入,股市连买菜的老妈妈都争相涌入就退出。买入后的股票以时间换空间,相比之下赢面概率较大,这无疑是可供选择的思路。然而,在许多情况下,对高位与低位的准确判断是较难把握的。你以为的高位可能只在半山腰,股指仍会继续攀升;你以为的低位由于没有足够力量支撑,股指仍在慢慢下行,让人不知所措。
其实,抛与捂的节点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关键是要准确站好自己的“位置”。如果你是冒险型的,有较好的经济承受能力,不妨在做足功课的前提下,将抛与捂的时机“看高一线”。所谓风险大,机会也就多。如果你是稳健型的,或者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弱,就应将抛与捂的时间点“下调一线”。此乃为“小打小闹”,积少成多。即使输了,也不会“伤及筋骨”,影响正常生活。
有股民认为,买入股票当然是一门含金量很高的“技术活”,但相对于接下来抛与捂时机的把握,后者的决定性意义似乎更显而易见。有的人正是在这方面善于抓住机会,由此尝到了甜头。收获最大化、损失最小化,也就在无形中成了他们有效的“护身符”。
邵天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