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者越来越多,建构者越来越少;跟风者越来越多,独立者越来越少。这也不行,那也不是,你说对了,他们知道不行,但如何能行怎么才行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建立在建构之上的批评几难寻见,大多是造反派式的发泄,发完算数,一地鸡毛。键盘党唾沫四溅,归于现实立马打回原形,原形是键盘党员们才是最应该批评的对象。
某友喜写文章,言辞激烈,颇负盛名。却拜某伪大师为师,只说伪大师的好,其余皆摆出批评的姿态,满腹愤懑的样子。此乃批评界之缩影也,拿过好处感情浓烈的艺术家是好艺术家,与己无关的任何现象都是炮轰的对象。我现在几乎不看批评文章,最近有几篇文章再批中国画坛,看了标题就知他们想说什么,我看不到这些批评对中国画有啥正面有益的地方,我只看到这些投机分子在往脸上贴金。这种贴金方式比较隐蔽,智商一般的人士看不出来。
某画家也批评,全中国他画的最好。外地只认他,外地人说你们这个城市还有好的画家吗?他说除了他其他哪能算画家,这个不好,那个也不好,反正都没他好。你如果是傅雷、陈巨来也算了,人家有真本事,批得又到位,有资格有充分理由说刘海粟、张大千们的不是。实在看大不惯这类人,本可健康的学术生态被他们搞得戾气弥漫。这类人本事不大,脾气不小,我们要容忍本事大的人发点脾气,那是高士风范,有性格有腔调。胸无点墨自我吹嘘乱发脾气简直是粥锅里的老鼠屎。
当今艺术乱象之里,批评是能混饭吃的,批评越激烈,越有人找你写正面的文章,我想那些貌似正襟危坐的批评家们是深谙此道的。我曾经犀利,那些年激情爆棚,在主流报刊的批评文章发表得不少,上周还收到不知哪家寄来的200块稿费。找上门求写的画家自然也多,出画集开画展难免要写篇像样的文章,写的人要有比他们高的知名度才能抬高他们的作品品位。我一般不写,写的基本是推不掉的,推不掉是友情难却,友情归友情,收费还是要收的,一篇小文能换来比稿费高出几十倍的进账。我不太写捧场文章的姑且如此,那些批评界的大腕一年浆糊捣鼓下来,岂非盆满钵满?
好多朋友问,你是画家还是批评家。我回答我写文章属于画家发声,没有人规定艺术圈的声音只有评论家能发,你说赵孟頫、董其昌、石涛、吴冠中们写了那么多好文章,是画家还是评论家?我支持各方各行发声,画家自己写点文章有何不好?音乐家、文学家写点对美术的看法有何不好?傅雷不就是搞翻译和音乐的吗。学术圈的牢原本是没有的,全是那些学究给自己画了个圈当作了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