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7: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7月1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秀美的紫砂梅瓶
蔡一宁
  ◆ 蔡一宁

  因喜好紫砂收藏,所以每到一地,总爱到古玩市场转转,寻寻觅觅,虽然捡到大漏之事纯属巧合,但时常会有一些斩获。喜获紫砂梅瓶就是八九年前在南方一古玩城逛了老半天后唯一的意外惊喜。

  此瓶高14.5厘米,口径2.1厘米,底径4.4厘米,属于小型文房器,其质地为段泥,泥质细腻温润,直口,沿外侈,束颈丰肩,弧壁深腹,平底下有圈足,造型质朴雅致,圆浑丰满,修长秀美,亭亭玉立,煞是好看。瓶体上镌刻着“南朝金粉,北地胭脂”八个隶体字,背面则刻画了一枝绽放的菊花,仿佛是美少女佩戴的胸花,娇艳欲滴。镌刻者为“利用”。镌刻者的书法精湛,刻工娴熟,极富美感。

  利用陶业公司是民国初期专营紫砂陶器的著名商号。据悉,1912年前后,宜兴开明人士周文伯(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的父亲)提倡实业,与邵伟如合资创办了利用陶业公司,聘任宜兴上袁村的前清秀才邵咏常为经理,并在上海、天津等地开设分店,扩大经营业务。该公司曾多次参加国际赛会和国际博览会,为紫砂艺术赢得了不少荣誉。1915年旗下的一批紫砂产品,包括程寿珍的《掇球壶》,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国际赛会上获头等奖。该公司广聘名工巧匠,如范大生、俞国良、程寿珍、裴石民、陈光明、朱可心、冯桂林、冯宝根等。名号名师出名器。故此瓶自然出手不凡,虽历经近百年的风霜,器身依然挺拔、包浆十足、宝光内蕴。

  “南朝金粉,北地胭脂”一词源自南京莫愁湖畔的一副楹联,其由周彦升为莫愁湖畔的曾公阁所题撰:“儿女不知愁,南朝金粉,北地胭脂,何事干卿,寂寞一池吹水皱;将相本无种,旧庙鸡鸣,新祠虎踞,其人不死,淋漓大笔写图看。”上联写洛阳女莫愁之旧事,下联则言湘乡曾文正之故事。

  据记载:曾公阁为曾国藩旧幕僚许振祎1886年纪念曾国藩所建。该阁落成后,成为莫愁湖区内继郁金堂、胜棋楼之后的第三座重要建筑,惜今已废毁。

  梅瓶作为一种兼具实用、装饰、盛酒器具等多用途的器物,在唐代就已出现,宋时逐渐流行,时称“经瓶”。到了晚清,因其小口与梅枝之瘦小形态相似,仅能容纳一枝梅花,文人改呼梅瓶。小型梅瓶手工制作颇难,要分成三段捏制、镶接而成。紫砂梅瓶器型比较少见,而尺寸只有15厘米不到的微型瓶更是难得。在我国艺术品创作历史中,它常常更多的是被作为一种优美的器型而传扬于世,成为文人雅士争相追逐、珍藏的观赏佳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互动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话题/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跨界/文体汇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04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6版:个人理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互联网金融
   第B08版:家装专版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2版:上市公司/金市汇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房产在线
   第B14版:金融城周报/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10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C12版:拍卖/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国家艺术杂志/拍卖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夜光杯
   第C16版:阅读/连载
淘书,在台风到来以前……
秀美的紫砂梅瓶
我集书斋印
雅致瓷器《展翅》
公告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C07秀美的紫砂梅瓶 2015-07-18 2 2015年07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