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人,他们体内都有种抗拒胰岛素功能的特征。1型糖尿病人是自身不能生产足够的胰岛素;2型糖尿病人则是他们体内的胰岛素受体出了毛病,所以体内虽有足够的胰岛素,但与受体结合以后,降血糖的生物效应却很差。
在2005年后,有研究开始发现,胰岛素非但与人的糖代谢有关,而且与脑细胞的正常活动也有密切的联系。在大脑中,胰岛素和胰岛素受体水平低的人,很容易患老年痴呆症。由此也对老年痴呆症的预防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
很早以前,人们已经发现在糖尿病人中,并发老年痴呆症的比例要比其他人高出二倍以上。在许多2型糖尿病人中,他们的脑体积,特别是灰质部分都呈现与年龄不相符合的萎缩。现已查明,老年痴呆症病人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的增多确与胰岛素的缺乏有关。如果我们在饮食中摄入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它们在体内会被分解成糖,引起血糖增高。高血糖除了会引起细胞的炎症,造成血管硬化、癌症和糖尿病,还会加速脑细胞萎缩。
人的大脑和胰腺一样,也会生产部分的胰岛素。它可以帮助神经元摄入葡萄糖,调节象乙酰胆碱之类的神经递质。而这些递质与大脑的记忆学习的功能有关;如果血糖过高,就会消耗大量胰岛素,造成大脑认知记忆功能受到损害。
也有人使用经过标记的葡萄糖分子施用到141名无糖尿病无脑迟钝的健康老人身上,然后进行记忆测试和脑图像观测。结果发现葡萄糖水平较高的对象,记忆力都比较差,而且脑部海马回结构和周边的组织都显示出缩小的迹象。目前在临床上通常认为,空腹血糖测试时,若血糖水平在每分升100-125毫克时可称为糖尿病前期;如果血糖在每分升90-100毫克就认为是在正常范围。但有研究发现即便在这种“正常”范围之内,局部的脑萎缩实际上已经出现了。鉴于这种理由,神经学家大卫潘尔玛特坚持认为,严格控制食糖和非蔬菜类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是预防老年痴呆症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