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10时,中共嘉定区委副书记、嘉定区区长杲云走进2015“夏令热线”大型访谈节目“区长面对面”。嘉定地处市郊,网格化的覆盖状况与生态环境保护一直受到高度关注。杲云表示,嘉定已经形成一张覆盖全区、包含城市化区域和村居地区的网络,实现区、街镇、村居三级联勤网格化。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环境监管执法责任制和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
“两对接”和“一张网”
杲云告诉记者,嘉定在网格化上不断探索,群众是否满意是检验网格化的重要指针。嘉定在全区463平方公里上划定96个城市化区域和321个村居地区的责任网格,实现区、街镇、村居三级联勤网格化。“一方面,强化区、街镇两家联勤网格化中心对接沟通;另一方面,强化街镇、村居大小联勤对接联动,推进网格化综合管理向下延伸。”
在联勤执法队伍上,嘉定区建立了“1+2+X”机制。“1”是由街镇联勤网格化中心牵头,“2”是以城管执法人员为主体,公安执法人员为保障,“X”即市场监管、卫生、交通、房管等部门动态参勤。“布兵于网格,屯兵于街面,用兵于一线”,嘉定区将基层执法队伍分散安排到所有城市化区域的责任网格,逐步建立逐级指挥协调机制和分类处置机制,完善城市综合管理内容指挥流程,理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执法衔接机制,健全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畅通各类应急联动渠道。
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
2015年是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年。杲云透露,嘉定区设环境监管执法、水、大气、土壤、固废、工业、农业农村、生态、循环经济和能力建设等10个专项领域129个项目,2015年计划开工率不低于80%。
具体到项目,以水功能区改善和水环境质量提升为目标,嘉定区年内完成建成区直排污染源截污纳管工程和污水厂的污泥处置工程;积极推进南翔污水厂新建工程;加快实施嘉定新城等三个污水厂的提标改造和扩建工程,陈行水源地原水支线工程建设和墅沟引水河道、外冈新市镇等一批河道综合整治项目,为最终消除建成区河道黑臭和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奠定基础。同时,年内尽快开工建设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和实施北区残渣填埋场封场。
同时,嘉定区积极探索建立环境监管执法责任制和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体系。综合使用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等行政手段,对发现的问题依法严肃查处,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对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通过大检查,还要更加深入地加强环境风险排查和防控,提升风险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和多部门协作能力,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将趋于环境事故风险的概率降到最低。
本报记者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