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是人体内天然的“筛子”,而慢性肾脏病患者由于自身“过滤”功能下降,无论是早期肾脏病患者还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都必须关注自身的饮食问题。很多慢性肾脏病患者会问:我,该怎么吃?为此,“慢性肾脏病患者教育”讲座咨询活动将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开展。
日前,首站活动已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举行,专家指出,慢性肾脏病患者在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应该接受饮食治疗,通过调整营养素的摄入,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那么如何进行“饮食治疗”呢?专家特地作了一首好记的“打油诗”:蛋白质,需计算;总热量,要合理;盐或钠,严控制;钾和磷,有节制。瑞金医院肾脏科张文主任医师表示,对于慢性肾病患者来说,正确的低盐饮食相当重要。我们通常说的“低盐饮食”其实是属于限钠饮食的一种。钠摄入过多会造成高血压,加重心脏负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新指南,成年人每天钠摄取量应低于2000毫克,即食盐摄取量应低于5克。当医生告知需要低盐饮食后,有些患者能很严格遵照医嘱饮食限盐,甚至数年不变。这些患者应当注意的是,要随病情变化和实际情况调整钠量,不可一味地一成不变。因此,当病情或治疗方式有变化时最好咨询医生,以明确饮食是否需要作出相应调整。除此之外,还应根据患者食量合理选用食物,有时为了增加患者食欲或改善营养状况,食量少者可适当放宽食物选择范围。
此外,瑞金医院肾脏科陈晓农主任医师还强调,慢性肾脏病早期的临床表现为泡沫尿、血尿、夜间去厕所的频率变多、血压升高以及贫血。如果一旦发现自身或者家中有人存在上述的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肾内科就诊。然而,慢性肾脏病一旦发展成终末期肾脏病(尿毒症),就必须使用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否则将危及生命。瑞金医院肾脏科任红主任医师介绍,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包括腹透、血透和肾移植。其中腹膜透析可保护残余肾功能,患者可居家操作。这三种治疗方式在适当的时间可以相互转换,并建议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实行一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