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家训?通俗地讲,就是家庭内部长辈对晚辈的训诫、指导、勉励。家训是家教里很重要的内容。胡波说,中国人历来重视家教、家训。从周公开始到近代胡适、郑观应这一辈文化名流、企业工商界的名流都特别重视家训。
中国有记载的家训始于周公。周公的家训,一是强调内部的和谐;二是强调成就大业。秦汉以后中国对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大家族。大家读过李密的《陈情表》。魏晋南北朝是根据品德来推选官员的。过去选择官员的第一个标准是德,如果品德不好,就一票否决,不能当官。一个有德的人对这个社会不会带来很大的危害,一个缺德的人对这个社会带来的危害就大,一个有才但缺德的人对这个社会带来的危害更大。所以古代选拔官员,品德放在首位。
中国传统家训有哪些共同特点,胡波将它们概括了一下。
■ 孝亲敬长、睦亲齐家
这是家训里最重要的内容。中国所有家训都强调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睦亲齐家。无论是帝王将相的家训还是百姓的家训都非常重视孝道。
■ 治家谨严
现在掌握到的魏晋南北朝家训有171份,这些家训都很重视治家谨严。胡波说,过去父母叫家严,家慈。父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一个严格一点,一个宽容一点。一个家庭父母都很严的话,孩子很难成才;如果两个都很软弱,孩子也很难成才。有表扬有批评,孩子才会好。
■ 勤劳节俭
所有家训里都强调勤奋。《弟子规》里边讲黎明的时候要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天黑了要检查门锁了没有,这就是说,要劳动,要勤奋。还有就是节俭。胡波说,现在很少有人穿带补丁的衣服。科技发展迅速,很多人手机年年换。其实在很多发达国家,人们的手机都是旧的,家里的电视机也是旧的,房子并不都是高楼大厦。但是中国现在都在追求新的东西。还有吃饭的问题,浪费特别厉害。
■ 贵名节,重家声
现在人对名看得不是很重,把利看得很重,过去家族的人把名看得很重,把家族的声望看得很重。许多大家族明确规定,子孙如果触犯了法律,做了破坏伦理道德的事情不可以入家谱,不能进祠堂,死后不能入祖坟。
■ 勤政谦敬,安国恤民
古代人特别强调为官要亲政廉洁。
■ 重视学习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要孩子学习,不一定要孩子做高官,而是每个人自立,必须要有一技之长。
■ 审慎交友
虽然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但是实际上古人特别重视要交益友,不交损友。要近君子,远小人。
■ 宽厚谦恭,谨言慎行
现在很多人缺乏耐心,做事浮躁。古代人说没想好就少说,要三思而后行。这都是家训里边特别强调的,待人谦恭,对别人的谦恭就是对别人尊敬,给自己留有余地。
■ 洁身自好,不染恶习
酒、色、财、赌、毒尽量少沾,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胡波说,现在很多父母要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最好的大学,其实上幼儿园是为了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上小学要养成好学习习惯。胡适先生曾经说过,习惯重于方法,习惯不好,后面就完蛋了。
回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