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从市委政法委了解到,上海在全国率先迈出了向社会公开选拔律师、法学专家担任法官、检察官的第一步。经选拔,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著名律师商建刚拟任市二中院三级高级法官,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白江拟任市检察二分院三级高级检察官。目前2人已通过政审、体检和社会公示,正报市人大常委会,准备予以任命。
从社会遴选高级法官、高级检察官没有先例可循,建立和完善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既是中央和市委的要求,也是这次上海司法体制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2014年7月起,市委政法委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起草形成了《关于首次向社会公开选任高级法官、高级检察官有关遴选工作的意见》等规定。根据方案,市高级法院、市检察院分别计划公开选任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三级高级法官1名,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三级高级检察官1名。
2015年4月16日至30日,“21世纪人才网”和“上海市公务员局网”接受网上报名。最终9人报考高级法官,12名报考高级检察官。
5月9日,市法官遴选工作办公室、市检察官遴选工作办公室对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组织笔试。考题范围既包括法律实务经验,也包括法学理论知识、法治理念认知等。
5月31日,市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召开第四次全体会议,面试9名笔试合格的人员。随后,遴选委员会对3名面试合格人员投票表决,最终商建刚、白江分别作为三级高级法官、三级高级检察官的建议人选,由遴选委员会向两院致函推荐。
市委政法委副书记、上海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小组办公室主任王教生表示,从律师法学家中遴选法官和检察官,是上海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个亮点。选拔优秀律师和法学家到司法实务一线工作,有利于发挥他们的职业优势和专业特长,提升司法工作的整体水平,进一步畅通人才交流渠道,促使法官、检察官增强竞争机制,优胜劣汰。
对于人们关心的“法官离职”现象,王教生透露,2013年上海司法改革前,全市法院90名法官离职;2014年司法改革后,这一数字为72人。“法官离职人数减少,说明司法改革让人们看到了法治的希望。”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