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7月2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法官检察官遴选首次向社会求贤
宋宁华
  法官、检察官选任不再只是“体内循环”,而是向社会优秀法律人才伸出“橄榄枝”。

  昨天,记者从市委政法委了解到,上海在全国率先迈出了向社会公开选拔律师、法学专家担任法官、检察官的第一步。经选拔,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著名律师商建刚拟任市二中院三级高级法官,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白江拟任市检察二分院三级高级检察官。目前2人已通过政审、体检和社会公示,正报市人大常委会,准备予以任命。

  从社会遴选高级法官、高级检察官没有先例可循,建立和完善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既是中央和市委的要求,也是这次上海司法体制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2014年7月起,市委政法委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起草形成了《关于首次向社会公开选任高级法官、高级检察官有关遴选工作的意见》等规定。根据方案,市高级法院、市检察院分别计划公开选任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三级高级法官1名,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三级高级检察官1名。

  2015年4月16日至30日,“21世纪人才网”和“上海市公务员局网”接受网上报名。最终9人报考高级法官,12名报考高级检察官。

  5月9日,市法官遴选工作办公室、市检察官遴选工作办公室对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组织笔试。考题范围既包括法律实务经验,也包括法学理论知识、法治理念认知等。

  5月31日,市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召开第四次全体会议,面试9名笔试合格的人员。随后,遴选委员会对3名面试合格人员投票表决,最终商建刚、白江分别作为三级高级法官、三级高级检察官的建议人选,由遴选委员会向两院致函推荐。

  市委政法委副书记、上海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小组办公室主任王教生表示,从律师法学家中遴选法官和检察官,是上海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个亮点。选拔优秀律师和法学家到司法实务一线工作,有利于发挥他们的职业优势和专业特长,提升司法工作的整体水平,进一步畅通人才交流渠道,促使法官、检察官增强竞争机制,优胜劣汰。

  对于人们关心的“法官离职”现象,王教生透露,2013年上海司法改革前,全市法院90名法官离职;2014年司法改革后,这一数字为72人。“法官离职人数减少,说明司法改革让人们看到了法治的希望。”  本报记者 宋宁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民生速递
   第A09版:不屈的上海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互动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专版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记忆/连载
   第A32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我爱我车
   第B0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招生移民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破冰之旅”经验可复制可推广
法官检察官遴选首次向社会求贤
新民晚报焦点A04法官检察官遴选首次向社会求贤 2015-07-22 2 2015年07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