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打过了,投诉受理了,违建真能“拔”得了吗?6月15日至6月26日,本报与市建管委、市城管执法局、市拆违办、12319城建热线共同发起“拆违办主任接热线”行动。如今两个月过去了,群众最关心的是:25601个市民来电中的1791件受理案是否逐一调查、逐一整改了呢?
记者了解到,1791件受理案已全部在调查中。连日来,记者随同市相关部门跑遍17个区县,逐一回访其中85件“主任督办”重点案。除17件尚未查实外,目前,20处违建已拆除,26处违建已列出整改计划,22处“老大难”将由市相关部门牵头全力攻坚。
“所有受理案都必须给群众一个明明白白的答复和结果。”收线时,各部门的承诺言犹在耳。拆违不是“一阵风”,拆违不做“一场秀”,我们拭目以待。
青浦
拆除河堤两旁危棚
连日来,记者在回访中发现,11个区县20处违法建筑已拆除完毕,总面积达195062平方米。部分区县接市民投诉后,立即响应,迅速处置,摘掉了一个个市民身边的“城市囊肿”。
【投诉】 青浦区徐泾镇骑龙湾两侧防汛堤上危栅林立,污水直排河道,环境脏乱不堪。(2015年6月17日A13版)
【接线员】 青浦区拆违办副主任 周俊林
【回访】 记者来到青浦区骑龙港桥,看到桥两侧原先密布的违法建筑已不见踪影,河道两岸的居民楼前是宽敞的通道。
徐泾镇拆违办主任赵双告诉记者,前期排摸过程中,清点沿岸涉及违法建筑共7012平方米,违建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造成骑龙港严重黑臭。“各居委会向沿岸居民发放拆违告知书,6月中下旬,镇里实施整治拆除。目前,1.18万平方米的居民违法建筑已被全部拆除。”
赵双说,拆违过程中最大的困难莫过于说服居民“愿意拆”。对此,徐泾镇以村(居)为主体,划区分组推进,班子成员、党员干部一对多联系服务、包干攻坚,坚持对联系对象每天走访。另外,建立“河长制”,由镇12名党政班子领导牵头负责8条河道整治,并成立由规保办、综治办等8个部门组成的6个专项工作协调小组,形成了河长负责、部门联动的组织体系。
徐泾镇党委书记、骑龙港“河长”赵峰告诉记者,违法建筑被拆除后,将立即实施截污纳管工程,预计9月底前能够完工,将积极营造水清、岸洁、景美的美丽河湖。
【妙招:“河长制”】 针对辖区内骑龙港、杨巷港等8条被列入区重点河道名单的河道,选配了8名党政班子成员担任辖区内这8条河道的“河长”,其中4条相对污染更严重的河道还增设了4名“副河长”,牵头组织所管河道环境治理、截污纳管、违建清拆、岸线整治等工作。按照“一河一策”对每条河道制定了黑臭河道整治方案,明确了各环节的时间节点和具体任务,确保责任到领导,消除全镇河道黑臭现象。
普陀
取缔违建农贸市场
【投诉】 交通路到新村中间河道旁,有违法建筑作为菜场使用。
【接线员】 普陀区拆违办副主任 张文
【回访】 接诉后,区拆违办会同真如镇街道相关执法人员,来到位于交通路南侧的“杨家桥农贸市场”勘察,发现市场位于真如镇街道北端,东临桃浦河,西至杨家桥居民区,南起交通路,北至新村路,由原桃浦西路马路菜场改建而成。市场建成有20余年,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存在重大消防和建筑安全隐患。
张文说,在综合整治过程中,曾开展4次夜间大规模清查,确保清退建筑内无人居住,并在就近区域开设临时疏导点。
目前,南北长约400米的通道内,200多间近3100平方米的违法建筑被拆除。
【妙招:“精细化”】 将整治任务分头包干分解到各个工作组,进行排摸梳理,进一步强化责任。整治工作组下沉“农贸市场”对租赁户开展劝阻、疏导工作,采取“5+2”“白+黑”“晴+雨”工作模式,并利用整治例会,研究布置整治工作的每一环节的具体推进,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环环相扣,保证该地块的整治目标有条不紊的推进。
见习记者 徐驰 本报记者 钱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