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初去了一趟俄罗斯,对我来说何处印象最深?是金碧辉煌的教堂、藏金卧宝的冬宫夏宫,还是圣彼得堡的古老建筑,都不是,而是感受到俄罗斯从古至今的一种“威严”。
在旅游大巴上,导游小姐不断提醒我们,俄罗斯实行禁烟,而且非常严格,大家千万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否则处罚很厉害;还说在广场、大街、大楼不允许有烟草广告,在商场、商店橱窗柜台不允许香烟公开陈列展示。果然,我特别留意,在俄罗斯七天,看不到任何烟草广告,而且在商场、商店甚至小杂货店,竟看不到香烟踪影。导游小姐还说香烟不能整条出售,只能一包一包购买,如果谁卖给未成年人,那将罪加一等。这种苛刻的禁烟制度,对于一个拥有4000万烟民(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世界第二大烟草市场的国度真不可思议。据说俄议会下院通过“保护居民健康免受烟熏和抽烟后果”的法律,并于2013年6月1日起全面执行,效果眀显。
也是在旅游大巴上,这位导游小姐讲了300多年前俄罗斯最杰出的皇帝——彼得大帝征收胡须税的故事。十七世纪前,俄罗斯错过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大好时机,仍处于中世纪时期,在落后的封建农奴制泥沼里蹒跚,与发达的英、法、意等国差距越来越大。彼得大帝于1689年掌握实权,雄才大略的他要彻底改变俄罗斯贫穷落后面貌,他微服私访西欧发达国家,汲取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治国方略以及文明礼仪。一年后彼得大帝回国进行改革。值得注意的是彼得大帝的改革,首先是从生活方式和行为习俗开始。
第一件事就是剪胡子,他下令全国城乡的男人不许留胡子。本来俄罗斯男人历来认为胡子是“上帝赐与的装饰品”,是男人仪表堂堂的象征。但殊不知浓密的胡须既不卫生又行动不便,俄罗斯还被西方讥讽为“老人国”,实在是件丢人的事。后因阻力太大,彼得大帝也“适当”作了些让步,留须可以但必须交税(每年交100卢布,这在当时很值钱),交税后政府发给刻有“钱收讫”的小铜牌(类似现在公安局发的狗牌),外出必须挂在脖子上,以备警察随时查验。有些富商贵族嫌小铜牌不雅观,出门不带,但如遇查验,轻者罚款,重者强行剪须。久而久之,俄罗斯男人喜留胡须的陋习彻底改变了。
彼得大帝还革除传统的宽袖长袍,提倡进餐用餐巾,举国跳交谊舞等,营造高雅、文明的礼仪,以替代落后、粗鲁的习俗。从1698年起,彼得大帝又在政冶、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发起声势浩大又严厉无比的改革运动,彻底改变国家面貌,使俄罗斯逐渐成为世界强国。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彼得大帝的禁蓄胡须到普京总统的禁烟法令,严厉而又强硬,甚至有点不近人情,不计后果(俄罗斯目前状况,多么需要高额烟草税收收入),从中可以领悟到俄罗斯法律的权威性、严肃性,俄罗斯人民对法律的敬畏性,我想这恐怕就是俄罗斯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民族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