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9月1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幸福的“师二代”
叶露
  叶露

  都说部队大院长大的孩子,彼此很好相认,饮食习惯,个人气质,交友特点,似多有共同之处。他们仿佛与庸常的烟火气隔着一层。其实,老师的孩子,又何尝不是如此。

  念中学时,妈妈差一点叫我在她的班级里读书。老师妈妈,这哪里受得了。于是转去另一所离家远的中学,结果,班主任又是父母的朋友。辗转念过几所学校,即使父母不熟的,自己的任课老师或是班主任,也绝对叫得出父母大人的名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小时候多来往的,不脱老师子弟。那种“看不见的大院氛围”,使我们对老师的认识,可比一般人要全面深刻得多。

  “自己做!不要来烦我。”在学校的育人工作想必耗尽了体力,做老师的父母,回家多半连话也不想多说。期末考试的成绩单也多是我们主动“上奏”。表扬是不轻易有的,他们的兴奋目光永远只盯视自己教的杰出分子。吃醋,在我们这些“师二代”那里,那不是啥稀奇事。父母的晚餐,多在交流那几个得意洋洋的名字。

  老师的子女们,很奇怪地分成两种。成绩极好的和成绩极差的。似少见中间状态。那成绩好的,云淡风清,和父母绝无瓜葛的模样,鹤立鸡群,最恨谁说他是哪个老师的孩子。成绩差的,多半憨厚老实,一付不怨天怨地的神情。

  “到底是某某某的孩子啊!”——老师妈妈们很享受人们对于这种优质基因的充分肯定。声言“从来不管他!”而对于那些负了众望、分数有辱门第的差二代,倒也从不见老师爸妈捶胸顿足,歇斯底里。“自己的孩子反而是教不好的。”——听得的,是他们相似的感叹。

  所谓耳濡目染,身传言教。教师这一行的福利之一,大概就是这对自己子女的品行熏染。不教而教,优良自现。当初那些老师的“差二代”,也仅仅局限于在学校成绩欠佳,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他们多半出色,并有隔代“返祖”的现象——第三代是个神童。遗传是奇奇怪怪的。

  做老师的子女是幸福的。社会对他们父母的尊爱敬重很自然地移情到他们身上。就像不少朋友明确孩子找婚姻对象,“最好父母是做老师的。”还有一层幸福的意思是,即使父母退休,年老,他们却还是习惯上课。在家里,哪怕只有你一个人。关于教育,阅读,时尚,养生,对社会新习俗的判断,他们终身都有着学习的热情与传授的热情。

  你是他们的孩子。你又终身是他们的学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环保局长接热线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生态上海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上海购物节专版
   第A17版:上海购物节专版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7版:长三角/专版
   第A28版:互动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4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专版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5版:好吃周刊
   第B1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8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9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20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21版:好吃周刊/海上寻味
   第B22版:美食地图/好吃周刊
   第B23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24版:广告
幸福的“师二代”
学有涯也无涯
乘坐商务舱
松鼠、渡鸦和火鸡
今宵灯谜
敬业(剪纸)  
学会“断舍离”
寻找最美胡杨林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新民晚报夜光杯A30幸福的“师二代” 2015-09-10 2 2015年09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