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应当为具体的实践扫除理念、方向、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障碍。再好的顶层设计,也需要扎实的基层实践,才能逐渐从“理念”“制度”变成“现实”。这里的“基层”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基层政府部门,二是公众。如果不提升这两者践行生态文明的能力,顶层设计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当前,负有生态文明建设职责的基层政府部门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与贯彻执行顶层设计所需的条件存在较大的差距,既难以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也难以实现公众的期待。落实“顶层设计”提出的治理目标和规定的考核指标,就要为实际执行部门提供实现目标所需的各种资源,而不能寄希望于“又让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此外,鉴于政府部门掌握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必须充分发挥公众的力量,以弥补政府执法力量的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期待已经从过去的“盼温饱”“求生存”转变为现在的“盼环保”“求生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方案》正当其时。上下同欲者胜,与民同利者兴。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德、真抓实干,一定能早日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
(严厚福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