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规定,网友们怎么看呢?本报为此推出了民调,截至今日10时,共有2133位网友通过新民晚报APP、新民网、新民晚报新民网官方微博等平台参与了关于此事件的“新民调”。
本次调查中,有逾一成(16%)的网友认为“合理,别纵容马大哈”。网友“饮然”表示:“谁要你丢的?你钱丢了人民银行还得给你重印啊?”网友“我比猪可爱”也表示:“为什么总有人没按规矩来还能够理直气壮呢?很奇怪啊。”
同时,另有一成(10%)的网友也认为这一规定合理,并认为“否则会存在逃票可能”。网友“S天下第二”设想道:“先提前买一张票,到火车站后到窗口说丢失又补一张。然后两人分开各拿一张上车(有失败的可能,但成功率也是相当地高)。”网友“simonwei13”则表示:“你让列车员拿什么查?用什么账号登录铁路网,是不是列车员进入网站有任意权限可以查旅客信息?(如果有又要泄密了)再则也可以怀疑你把车票给其他人出站了(出站不查身份证)。”
但却有近四成(37%)的网友认为这一规定“荒唐,纯粹是找借口”。网友“看看想想聊聊”质疑道:“首先票丢了,到哪里找?找不到是不是就不退钱?既然实名制为什么铁路部门不能用系统查一下?收钱可以,最多收个补办的手续费。怎么可以补全价?”网友“透明背心”也质疑道:“都实名了,还用什么票,钱交了刷身份证不就完了吗!”网友“silvertyl”则指出:“高铁一人一票一座全程售票,请问你买的是那个座?如果你说的座号上有人坐,你如何解释?被抓住是要加倍罚款的!”
同时还有近四成(37%)网友认为“铁路垄断病该治”。网友“xzwly”表示:“全国那么多火车站,执行起来可不太一样,话说我们不缺制度规章,只是在位者不去执行而已!”网友“账算不清楚”则表示:“呵呵,人家广州汽车站都实行扫码上车,直接手机购票扫二维码就可以上车……”而网友“江力北大著名文化青年”则建议:“制度不合理,应用身份证登车。”
坐火车不能“马大哈”,铁路部门定规则更不能“马大哈”。从本次调查看,大多数网友对“找到丢失车票方能退款”的规定并不认同,并认为这是铁路“垄断病”,需要改进。相对汽车、飞机航班等竞争充分的其他交通行业,铁路部门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服务水准的步伐已明显滞后,甚至连各地执行的补票退款规定也不能统一。
新民网记者 沈小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