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未来
2014年12月,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评选揭晓,24位文艺名家在这上海文化艺术领域的综合性最高奖项中榜上有名,与此同时,43位杰出青年艺术家亦入围“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上海市相关部门将为这些青年文艺骨干量身定制发展计划。水墨画家毛冬华、庞飞,油画家张晨初、杜海军,版画家廖扬作为青年美术家中的佼佼者获选,这次展览是5位美术家获选后的首次作品联展。
参展艺术家中,毛冬华以传统水墨关注城市文脉,气质温润,她的作品笔意率性、墨趣盎然,呈现出一种理性的节奏;庞飞以大山大水为载体,营造了观照自然的独特意境,庞飞山水画的与众不同,在于他从山石的曲折与水墨的漫漶中呈现的境界。他的山水画,既不是用水墨直接呈现视觉所见的写生性山水,也不是完全脱离对象,纯以传统笔墨表现审美经验的笔墨性山水,而是在这两者间寻找一种新的切入点;张晨初用肖像表达社会热点,以公众人物形象关注时代,提倡当代艺术接地气,表达大众的喜怒哀乐;杜海军敏锐地发现并挖掘出了“窗”的生命力,窗里窗外,都是人生;廖扬作为版画家,一刀一线都来自身边百态,画中的人间也是你我所感动的瞬间。他所描绘的公交车站就像是社会的一个缩影,统一的表情反映了不同的生存状态。
此次展览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办公室、中国上海国际艺术中心、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戏剧学院联合主办。主办方艺术节组委会方面表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作为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名片,关注支持青年艺术事业一直是工作重点。2012年创立的“扶持青年计划”,已成为培养优秀青年艺术家的重要平台,这次展览,是上海关注青年、培养青年艺术的又一次行动。同期举办的还有以“上海青年美术的境界”为主题的高端论坛和戏剧学院特设的文献展,视觉展览、文献展示、高峰论坛并行,将立体展现当代青年美术家的专业风貌。
名家引路
“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既让青年美术家们明确前进方向,也允许他们对成长孵化环境提出合适要求。在美术领域各有所长的朱国荣、李向阳、张培成、韩硕、卢治平5位名家导师,在3年周期内将与5位45岁以下的青年艺术家建立起对应指导关系。
毛冬华的导师是著名人物画家韩硕,毛冬华的“历史文脉工程”选题是南京路上的四大百货公司,对此,韩硕先生给予了她不少帮助。庞飞告诉记者,入围者需要提交一份详尽的“三年发展计划书”,从艺术品德和艺术修养两方面对自己提出目标。他将以“从巴山到太行”为母题探索泼墨山水的创作。
“文化是前赴后继的事业,时代呼唤青年艺术家的崛起,上海的培养计划为培育潜在的艺术大家创造了条件。有资金扶持,各种政策有倾斜,扶持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再不努力就不好意思了。”毛冬华说。
据主办方介绍,青年艺术家培养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多年努力,孵化出能够代表上海艺术水准,具有一定全国影响力的青年艺术家,同时挖掘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潜力,探索出一条可以复制的培养之路。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