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是什么?
薛亚利做了个简单的概括,情商就是认识、表达、分析和调解情感的能力。通俗地说,要会看,察言观色;要会说,要会表达;会判断,心里要有杆秤;会调节。遇到事情的时候,会调节自己的感情。薛亚利将这总结为情商“四法宝”——看、说、判、调。
怎么培养情商?
方法是,要看,看自家孩子碰到什么问题,要鼓励他说出来,他自己判断一下,家长再帮他判断一下、交流一下,最后调节一下。她举了个例子。有小孩早上起床很不高兴,为什么不高兴?不肯说。妈妈也很忙,做饭、收拾,嫌烦,孩子嘟嘟囔囔。过了一会孩子高兴了,说道:“我知道我为什么不高兴了——因为爸爸出差了,爸爸在的时候,他起床最晚,我就不是最晚的人。他出差后我成了起来最晚的人,我生气,我成了最落后的人。”
孩子情绪变化事出有因。孩子说出来是好事,如果孩子没有说出来呢?家长觉得孩子不懂事,不知道大人的辛苦,可能会唠叨几句。结果孩子、家长一天的心情都坏了。孩子在学校上课的时候会想,早上被妈妈一顿臭骂,算了,今天没心情听。还会想,妈妈早上还想给我一巴掌,幸亏我躲得快。
离别怎么处理?
薛亚利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家长可以对照一下自己生活当中的做法。
小小孩,1岁左右的小孩和父母的离别,尤其和母亲的离别,有的时候可能是灾难性的后果。有的孩子会表现极度恐惧,会生病、发烧。长大些,有小朋友之间的离别,搬家的离别。孩子的伙伴关系建立是不太容易的,孩子间玩到情投意合,这种感情很深厚。如果搬家,意味着这种关系的中断。这个关系对孩子来讲影响很大,孩子对这件事很敏感。这时候家长怎么办?“不要小心眼了,没关系的,朋友天下到处都是”,一句话打发了。能打发吗?不能。你说“朋友遍天下,再认识新的朋友?”都是废话,没有实质性的指导作用。怎么解决?可以把小朋友约在一起吃顿饭。分别了,朋友关系还在,可以通过新的方式联络,比如微信,双方父母建微信,可以互相发微信。节假日还可以再相见。所以,“伤离别”是有办法可以解决的。
被嘲讽了怎么办?
孩子在幼儿园里表演的时候,给小伙伴讲了笑话,但没有人笑。从此特别害怕表演。这件事怎么解决?
一个孩子鼓起勇气把这件事告诉了薛亚利。薛亚利帮助他分析。告诉孩子:第一,这不是你经历最困难的事情,你之前被吓到过,你看到很恐怖的事件,你不敢一个人睡、不敢一个人独处,不敢表演这件事,不如被吓到这件事困难;第二,你不敢上台表演,可是你生活中表演过,在教室里做过两次PPT讲座,还参加了小干部竞选,参加了两次,最后一次还成功了,你不是那么差。
帮孩子分析之后,孩子明白了,但他需要时间消化。还要给孩子更多的抚慰。薛亚利给孩子讲了韩信的故事。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给多少兵都能带。这是什么样的人?一个有胯下之辱的人。薛亚利说:“拿他和你比比,你惨还是他惨?”孩子表示,韩信比较惨。这样就疏导了。
不想做作业怎么办?
一个小孩很沮丧,和妈妈说,不想活了。作业太多写不完,人生没意思,不想活了。这妈妈做事情很棒,第二天就找到学校,和老师说,作业和孩子的性命相比,我选择孩子的性命。老师同意作业减半。没想到的是,孩子作业全部完成了。薛亚利说,在“烦作业”这件事上,作业没有什么,关键是父母的态度。孩子的感受得到了肯定,他“不想活”这件事妈妈知道了,妈妈还想办法帮他减轻这种感受。这件事老师也知道了,孩子明显知道作业变成一件很大的事情,他会想办法解决,会动脑筋去做。
叛逆怎么办?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令家长非常头痛。一个叛逆的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对话是这样的,母亲说:“我再和你说一次,最后和你讲一次。”女儿说:“什么最后一次?这个话你明明昨天讲过两遍了,一模一样的,还要再讲一遍吗?”母亲回答:“不管你怎么说,我还要再讲一遍……”薛亚利说,孩子极端叛逆的时候,她看起来蔑视你所说的所有话,但是你还在,还用语言和他沟通,这就是情感支持,孩子没有被抛弃。叛逆期的孩子,一定要给他足够的耐心,给予情感的支持。他看起来不在乎,看起来不想要,但其实是需要的。青春期的孩子很焦躁,他需要家长支持。因为身体激素水平的变化,身体各种调整,他有抗拒,但是他需要家长支持,家长给的东西都是起作用的。 (回南)
【相关链接】
上海市家庭教育
高峰讲坛第八场
时间: 10月25日(星期日)上午9时30分
地址:上海图书馆西门2楼报告厅(淮海中路1555号)
题目:相夫教子对一个女人来讲是研究生课题
主讲人:金星(舞蹈艺术家、脱口秀主持人)
主办单位:市妇联、上海社科院、新民传媒
市民朋友可通过微信“讲座图书馆”“上海女性”“教师博雅”“东方教育时报”“上海新东方泡泡少儿英语”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