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办高校都大力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民办高校“强师工程”培训与学历进修等项目,积极开展各类教师培训与研修活动,选派教师赴海外访学交流,到知名高校进修学习,支持教师攻读硕博学位,组织各种教学督导、观摩讲学、定期评教等活动。2014年,全市民办高校教师参与境内培训1690人次,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1%;境外培训421人次,攻读学位共计19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8%。上海建桥学院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分中心后组织全校范围内40余次教师培训。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投入大量资金,组织各类教师培训、考察与访学200多人次。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推进“远航骨干人才培养工程”与“双百工程”,遴选专业骨干教师赴美攻读博士学位,培养骨干人才。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聘请企业主管参与学校教学工作,探索高技能教师培养模式。
据悉,市教委为了将“民办学校教师获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落地,推出了各项政策措施。比如,将民办高校人事管理统一纳入全市高校人事管理范畴,职称评定、奖励表彰、科研项目申报、教师培训等方面享有与公办高校教师同等待遇;对教师国内外进修、产学研践习等相关项目在民办高校实现全覆盖。
“十三五”期间,市教委对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扶持力度的政策不会改变,建设高水平民办高校的决心也不会动摇。本市将鼓励各民办高校积极探索建立教师收入与学费收入同步增长的动态机制,切实提高教师待遇,为广大民办高校教师全身心投入工作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
本报记者 张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