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的数字背后,离不开老年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也涌现出一批勤学、乐学,寻找到退休生活新精彩的银发学员。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夕阳的光辉,也体现出申城老人的新风貌。
十年树木,湖南街道老年学校教师崔淑芳则将十年的心血,用在了身边的老人身上。
作为徐汇区最早从事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之一,2005年1月起,崔淑芳就开始从事老年教育工作。有爱心、有热心、有责任心,不计较个人得失是同事们对她的评价;让要上学的每一位老人有学上;鼓励“窝”在家中的老人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参与各类学习活动,这是崔淑芳的心愿。
5分钟学习点全覆盖
从2010年起,湖南街道就在18个居委会都建立了5分钟居委学习点(收视点),15分钟社区学校学习圈也为老人们提供了学习和社交的平台。这其中,离不开崔淑芳的努力。
为了满足每位老人的学习需求,崔淑芳要求居委文教干部要特别关怀丧偶独居老人,能走动的,到居委学习点(收视点)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不能走动的,更要送教材上门,关心他们在家收看老年大学电视课程情况。她每个星期二到收视点上门指导,和学员们一起交流。在她的指导下,各收视点每个学期都举行开学典礼和结业典礼,学员们把收视点看成是自己的精神家园。
如今,武康、华康、复中、安福已经连续三届被分别评为上海市远程老年大学示范收视点,华康居委被评为全国远程老年教育先进集体。在每年的学习节上,她组织发动学员在襄阳公园进行远程老年大学交流展示活动暨表彰大会,鼓励更多的老年学员加入到家门口的学校。
敬老院也成课堂
街道老年学校毕竟招生人数有限,如果学校开设的班级还不能满足居民需求怎么办?崔淑芳想到办法,把课程班延伸到居委学习点,输送师资,联合招收学员,并对本居委学习点的居民学员免学费,鼓励居委办学。
现在,18个学习点有30多个班级联合办班,选送优秀老师上门教学,门类繁多的特色课程送到居民的家门口,也送到了敬老院。湖南敬老院都是高龄老人,根据老人的特点,崔淑芳为他们开设了经典老歌、保健按摩等课程,老年学校甚至还打破了课程班只是白天上课的做法,把旗袍形体班安排在了晚间授课。
为了解决师资难题,顾淑芳想出主意,一方面她四处寻觅有爱心、有能力的优秀教师为老人开设课程,另一方面,她鼓励老年学校骨干学员将来做志愿者老师,回学习点带学员,这样一来,就缓解了旗袍班报名难的矛盾,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摄影班、计算机维修班、太极拳班……在崔淑芳协调沟通下,一个个深受居民喜爱的教学班开了出来。
每年暑期,崔老师还带领居民学习中心组的辅导员为学生们进行爱的教育,他们人老心不老,爱学习、乐奉献,愿把他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授给青少年,为孩子们开设“传承弟子规”“好习惯助我成长”“艺术伴我成长”等通才教育系列课程,老人的皱纹在孩子的欢笑声中舒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