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久耕敬老院院长张仁菊的抽屉里,保存着一张“有困难,找武警”的名片。虽然名片上的电话号码已经存在通讯录上,但这张名片张院长却一直珍藏着。“这可是咱们武警官兵第一次来敬老院时留下的”。
2009年的一天,一家单位向敬老院赠送了一台双开门冰箱,两米多高的“大家伙”,横竖抬不进屋,张院长高兴之余犯了难。无奈之下,她想起了前不久官兵们来看望老人时留下的名片,便拨通了上面的电话。
“让我们来搬吧。”接到电话,官兵们很快就赶了过来,冰箱被顺利抬进了屋。由于冰箱放置的位置没有电源,官兵们买线、布线、接线,不一会儿就弄好了。
早在十三中队官兵们还住在浦西公寓时,他们就打出了“有困难、找武警”的广告。写着这六个字的标牌至今还树在公寓入口处。浦西公寓孤寡、空巢老人很多,一点小困难对他们都可能是大难题。去年夏天,一位老人住房边上的饭店排污把下水道堵了,臭气熏天。老人找到店老板要求清理,但对方一直拖。官兵们接到老人求助后,顶着烈日上门疏通。看到老人还有一群兵亲戚,饭店老板也心虚了,主动找到老人道歉,并承诺定期清理。
“小宋,家里门打不开了……”接到公寓一位老人的电话,中队修理工宋增立即赶了过去。从营区到公寓3公里,小宋这一路跑得衣服都汗湿了。其实早在2005年,中队就搬到了新营地。但部队离开了,“雷锋”却没有走。只要老人有需要,一个电话,官兵们总在第一时间赶到。
通讯员 段更强 本报记者 江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