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微生活”就这么进入“机器人”时代啦?“腹中有菜”的卖菜机器人,假以时日,将可能“全城总动员”,不论你多晚下班它都会为你服务。当下,已有14个区349家“微菜场”进驻居民社区。
对老百姓而言,“微菜场”是新鲜事,大家习惯了在“大菜场”挑挑拣拣,买点“鲜头”吃吃,老夫妻携手,老姊妹相邀还好逛逛的。一个机器人的“肚子”有多大,菜有那么全吗?有那么鲜吗?种种变化,许多人还在感受和追问中。的确,“大菜场”“微菜场”并存,新老结合生活才会有滋有味,不能宝贝了“微菜场”,就冷落了“大菜场”的建设。
“微菜场”搞“互联网+”,点菜送货倒是好的,“宅”的年轻人、腿脚不便的老年人都需要。市场经济就是要放开市场、搞活市场。就菜市场而言,“大菜场”“微菜场”“购菜平台”等的并存发展,才能让市场“百花齐放”。只有精准定位,才有“微市场”的春天。搞“微菜场”一定要在数量和形态上切合老百姓的需求实际,不可“一窝蜂”。因为市场毕竟是市场,如果做得不好,是会拿颜色给你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