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爱牙义诊月”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本次活动仅剩最后3天。由原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学博士团队,共同参与沪上牙缺失老年人进行免费牙缺失义诊行动,让口腔疾病、牙齿缺失的患者得到了良好的援助。
■ 现场直击:牙齿健全的老人防护意识强
同年龄段的老人相比,爱牙意识强的老人缺牙率仅为普通人群的十分之一。专家发现,越是牙齿健全的老人防护意识越强,多数爱牙意识强的老人身体好。一旦发现口腔问题会及时就医,尤其是拔除残冠、残根,磨除锐利的牙尖,及时除去不良的修复体,帮助老人保持牙齿更加健全。
■ 牙齿健全老人有“口福”
牙齿健全的老人,能全面均衡地摄取需要的营养,部分老人六十多岁依然能享受螃蟹、鸡肉、排骨等食物。而缺牙老人尤其缺牙颗数较多的老人,由于老人牙齿咀嚼不力或缺牙、胃肠消化欠佳,极易造成营养不良,在饮食方面更多偏向于熟、烂、入口即化的食物,像稀粥、炒鸡蛋、豆腐等。
■ 科学的牙齿健康理念三要素
口腔清洁:除了平常早晚刷牙,漱口外,还包括定期洗牙,有效地清除了牙结石。牙结石的多孔结构也容易吸收大量的细菌毒素,如果长时间不清除,可能引起牙龈炎、牙周炎、出血、口臭,最终引起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定期的口腔检查:这对老人的牙齿一直保持很好的状态非常重要,很多问题如牙周病、牙齿缺失等,通过定期检查就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
及时修复失牙:缺牙除影响咀嚼外还会加重余留牙的负担,就像原本十颗牙的工作现在由五颗牙承担,这五颗牙就会过度疲劳,可能出现松动、移位甚至脱落,牙齿磨损速度也会加快。全口无牙的老年人如果常用牙床咀嚼,还会加快牙槽骨吸收速度,牙槽骨被吸收后不能再生,还会明显影响日后的镶牙质量。因此,不论失牙多少,都应及时进行修复。
■ 修复缺牙切莫“跟风” 符合自身条件最关键
老人在牙齿修复时需谨慎,切勿盲目“跟风”,应在专业口腔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口腔状况、身体条件等选择适合的修复方式。例如单颗、多颗牙缺失患者如果长时间选择不合适的活动义齿,牙槽骨萎缩流失则更为严重,假牙会越戴越松,会加大今后镶牙的难度和费用;患有牙周炎的患者需要先进行牙周病治疗,再进行缺牙修复。
义诊活动信息
活动时间:2015年10月12日至10月31日
致电报名:送口腔健康手册及千元爱牙基金
义诊地址:南京西路758号
报名方式:021-66108888
义诊活动备案编号:静字备登字(2015)第0001号
【医生简介】
庄龙飞 曾就职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种植科;香港大学牙科医学院牙周&种植医学博士;师承国际牙周及种植学大师N.P.Lang教授
周仲豪 师承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种植科主任赖红昌教授;国际种植牙专科医师学会研究员; 美国密歇根大学牙周-种植专科培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