掂量实力 重视信誉
其一,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理念的更新,许多人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一些保险知识,较之过去问及保险时不少人一头雾水不明就里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变,投保时自然显得成熟审慎,不再是“扔进蓝中就是菜”,而是精心选择保险机构,听其言,观其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比较选择,最后定夺。相当一些人在投保前要先行了解各家保险公司的实力几何,有多少风险责任准备金,近年来赔付情况有无量化指标,服务承诺的具体时限、信誉度和公信力怎样,以至于连广告宣传是否具备内涵和新意也成为评价保险公司的参考内容。还有人十分专业地问起诸如其所占的保险市场份额、综合赔付率、客户投诉比例及纠纷处理机制等问题,这些情况足以让业内人士感到一种无形压力,产生了必须认真对待内行“上帝”的紧迫感。
研究细则 冷静务实
其二,准备投保的群众在询问到某一个险种时往往细致详实,大凡关系到切身利益之事均做仔细记录。像私家车投保必保的是哪些险种,分别承担什么责任,保费费率多少,出险如何赔,哪些属于除外责任,不出险有哪些优惠,新老险种有何区别等。再如家财险,比较感兴趣的是目前有哪些险种,保险范围包括哪些财产,装饰家具和私产房屋是否涵盖,现金首饰能否入保,电路、水路、暖气管道等有无保障等,显得十分务实,有备而来。超过半数的人对保险费率没有过多计较,相比较而言,更为关心发生灾害事故并造成损失后能否得到及时足额的赔偿,理赔的环节和程序是否真的简便易行和高效快捷,其投保前的理智与冷静由此可见一斑。不少人依然看好历史久、实力强、品牌响的大型保险公司,觉得和他们打交道会有一种信任度和认同感。
看到不足 建议改进
其三,大家对保险服务的总体状况普遍感到不甚满意,认为要下大力量予以改进,突出反映在三方面:一是实体机构窗口较少,一个拥有近百万人口的城区,有些保险公司仅设一个营业窗口,有的保险公司竟连一个窗口都没有,而客户对保险代理人往往又信不过,造成群众投保不便,也影响了保险发展。二是推广宣传力度不够,服务手段缺乏创新,尤其是老百姓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营销方式更是鲜见,互联网保险宣传显得专业艰涩,增加了老百姓和保险的距离感。三是市场千变万化,生活日新月异,群众对保险需求越来越多,例如装修保险、长效两全家财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等。令人遗憾的是,围绕经济生活配套服务的新险种问世较慢,老险种的更新换代也跟不上发展速度,而赏月险、婚姻险、爱宠险等中看不中用的险种热衷于追噱头,百姓不买账,说明保险公司的应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今的保险市场方兴未艾,可谓风险与机遇并存,挑战和优势同在,只有潜心研究群众投保心理,千方百计满足客户的不同要求,有的放矢地调整经营机制,高人一筹地提升服务层次,真正把落脚点放到为百姓分忧解难上,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客户信任,求得长足发展。 刘宝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