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一个人的天性里是有静的成分,好像,每个人都会找到独处的乐趣。写作也是独处最妙的方式。我喜欢在心境宁静的时刻写作散文,任文字从心灵中,意识中,幻觉中缓缓流淌出来,不要有一点点挤压出来,或者雕琢出来的感觉。
我写的绘本《好像》,就在极度安静,空灵,松弛的时候产生的灵感。
2014年春,我去纽约和先行到美国的先生会合,在中央公园边上租了一套小公寓,就这样,静静地住下来。每天傍晚,等待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的萦袅前来和她的双亲共进晚餐。
那只是一个特别私人化的假期,听花开的声音,看悠闲的蝴蝶跳舞,和亲人厮守,日子过得单纯,轻扬,飘飘忽忽的,好像再也无法召回以往辛劳的写作记忆了。
有一天,下了一上午的雨,我在窗前听雨声,一只羽毛被淋湿的小鸽子在窗台上躲雨,陪着我一起细听雨的吟唱。湿冷的小身体不时地朝我靠过来,好像,在被雨水浸润的雨天,它格外向往还用天真的小黑眼睛和我对视,小嗓子里发出淡淡的伤感的轻叫,好像在感慨。不知怎么,我竟像孩子一样感动了。
下午,雨停了,和我有过默契,一起相守听雨声的小鸽子飞走了,我独自去雨后的中央公园散步。密密的树林,飞着大团白云的天空,洒落了很多花瓣的小路,清澈的气息。走了很长很长的路,没有遇到一个行人,一个人在如此大的空间里,我的心快要梦幻了,飞起来了。又走了很远的路,已在回程了,一只猫匆匆而过。一个年轻的母亲和一个穿红鞋子的宝宝出现了。
独处会有着非凡的人群外的快乐,而被自然抚慰,是难言的寂静。好像,这一段浅显的经历,并不会逐渐淡化,好像刚要淡去,又清鲜起来。
极度安静的世界,让人莫名感动,傍晚的时候,和萦袅讲述这样的感觉。萦袅如此懂我,她曾在雨后遇到一只松鼠轻轻挠她,问她讨吃的。还有别的小动物,小狗,小猫,小鸟好像格外喜欢和她“搭讪”,她给了我很多独创意义的空灵有趣的“桥段”。
晚上,又是细雨霏霏,我彻夜地写。陪伴我的,是一盏很小的台灯,还有,就是一会下,一会停的细微雨声。我的《好像》分不出是在雨中写的,还是在雨后写的。
我会把初版的《好像》收藏一本,将来有了第三代,让小孩看看静美的文字和意境吧。一个人的心灵能不能飞翔,跟音乐有关、跟艺术有关、跟文学有关,如果小孩从小接受了好的,美的,雅的好书,不乱于心,不畏于未来。审美好的孩子,道德选择往往也会比较准确,更容易去追求光明、美好。
明天是假日,好像,又要下雨,我想伴着雨声写我钟爱的文字,不知道身居大都市的我,被忙碌包围的人,是否还能找回安静和美好的心?
感受自然之魅,放下心中杂念,摈弃功力主义,会对美好有热烈的追求,对残缺有宽容的心。好像,这两者的连接不是深奥的,骄傲的,而是澄澈的,纯真的,清雅的,自然的,因为人拥有这样的天性,这样的真心,只不过,很惭愧,我们丢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