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年前在向明中学读书时候,所有同学知道有一个学游泳的女同学叶瑾到国家队去了。可惜绝大多数同学都不认识她,一是当年“文革”期间,我们不怎么去学校读书,二则叶瑾或许因为训练不停歇,也很少在学校露面。人没有见到过,但是由一个同学去了国家队带来的荣誉感乃至虚荣心,还是非常强烈的。
直至两年前的七三届校友会上,叶瑾来了。她是校友会的明星,要发言的。我也要发言,于是我们就同坐一排。虽然身居国家队教练、海军游泳队队长兼总教练的职务,见识过奥运会等等世界大赛的场面,叶瑾算不上是能说会道的人。我也不善于和不熟知的人快速热络起来。幸好我热衷体育,对中国游泳队二十多年来的起起伏伏大致知道,话题也就有了。别看叶瑾中学未毕业就去了国家队,说起话来,不仅毫无京腔,居然还很完整地保留了四十年前上海小姑娘的绘声绘色,是生脆型,而非绵软型。我像是在和我的《上海女人》中的上海小姑娘聊天。
那一年,我的《上海制造》刚刚出版,连同《上海女人》,我都送给了叶瑾。我知道叶瑾会喜欢。果然。年末,上海书城邀请我参加跨年度签名售书,也就是12月31日晚上10点钟开始“跨步”。那一天晚上,叶瑾和好几位中学同学都来了。此前,叶瑾的弟子宁泽涛在全运会上,100米自由泳战胜了孙杨,还连破100米和50米自由泳的亚洲纪录。我知道这一个成绩的价值,更加知道叶瑾这一位教练的价值。签售会上,我请站在最后一排的叶瑾上台。叶瑾依旧是传统的上海女人的语气语调,而且生脆。有人低声说,看不出她是国家队游泳教练的,一看倒是像上海女人。凭什么这么说?叶瑾看上去适宜啊。我知道,叶瑾在部队享受很高的待遇,文职一级,技术二级,解放军体育界技术二级中的唯一女性,相当高的级别了。当晚,我都不知道叶瑾还有其他老同学是如何回家的,因为那一夜的美景就是全城暴走。我心中不免揶揄一番,若是那一晚上海变成一片海,是难不倒国家游泳队的教练叶瑾,但是上海每一条路都变成了竞走赛道,一定难为她了。
在宁泽涛世界锦标赛夺得100米自由泳冠军后,大家都记住了这一个小伙子,也记住了叶瑾,所有人都在赞颂这一对师徒。解放军出版社要为叶瑾这一位金牌教练出传记,这是军队中非常高的荣誉。有朋友为叶瑾出主意,一定要在书名中写到“宁泽涛的教练叶瑾……”或者“叶瑾和宁泽涛……”,对出版发行很有好处。叶瑾不同意。在微信聊天中,叶瑾告诉我,“我的教练生涯不仅仅是宁泽涛,我还带出过三次打破世界纪录的齐晖。”说到齐晖,我也清楚。1990年代,中国游泳队连续性兴奋剂事件案发,名誉和成绩一落千丈。齐晖却是三破世界纪录,与悉尼奥运会冠军只相差0.04秒。叶瑾觉得书名要体现一个军队游泳教练的坚持坚守……在说到自己的执教生涯和传记的书名时,叶瑾突然给了我非常坚定的印象,和她生脆的上海话,似乎也是曲径通幽。
一个有着正宗“上海女人”味道的人,可以带领女弟子数破世界纪录,尤其还带领男弟子夺得100米自由泳世界冠军,还是蛮稀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