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家事(连载10)
徐海东大将:“大仇不报,誓不还家!”
徐海东将军湖北黄陂人,六代窑工世家。七岁时,尝与小儿游戏。某日,见神龛藏一鸟窝,诸小儿望之,无一敢上者,将军垒桌凳,登高端鸟窝,了无惧色。
《西行漫记》言,徐海东将军参加革命后,徐家亲属66人被国民党杀害,其中27位近亲,39位远亲。余曾至徐海东家乡——湖北黄陂徐家桥,目睹徐家合葬墓。墓四周遍植松柏,有石凳若干,陵墓为亭式结构,亭额有徐向前元帅题字:“光荣流血”,一青石墓碑兀立其间,上书徐海东将军家被国民党军杀害亲属之姓名。据将军幸存之侄孙徐明德言,该墓仅十一棺,牺牲之人均为1928年被国民党还乡团杀害。当是时,徐海东将军指天发誓:“大仇不报,誓不还家!”
陈赓大将:村前屋后“娃娃兵”之头
陈赓将军,湖南湘乡柳树铺人。祖父陈翼怀,清军管带。据云善使大刀,重达八十余斤,抡如旋风,水泼不进。后解甲归田,隐居乡里。将军自小聪颖机智,随爷爷练功习武,棍棒拳脚,样样精通。常统领村前屋后“娃娃兵”演阵比武,指挥自如。及长,成大将之才实胚胎于此。
1941年,陈赓将军与傅涯结识并相爱。三年后,陈赓将军向上级申请结婚,中央组织部因傅涯出身问题未批准。陈赓将军闻之扬言曰:“再不批准,我就‘先斩后奏’了。”刘伯承、邓小平闻言,急向中组部做工作,陈赓、傅涯终获批准结婚。
肖劲光大将:与湖南教育家朱剑凡之女朱仲止喜结秦晋
肖劲光将军,湖南长沙赵洲港人,家境贫寒。两岁,丧父,奶奶纺纱织土布、大姑妈绣湘绣以供其读书:八岁,就读私塾;十岁,转镇“洋学堂”读新学;十四岁,考入长沙长郡中学,与任弼时同窗,至好。每至暑假,将军与任弼时去画像馆画碳笔肖像画,以所得收入弥补学费不足。将军对绘画艺术喜好由此始也。
1927年7月,肖劲光将军与湖南教育家朱剑凡先生之女朱仲止喜结秦晋之好。婚后不多日,再次赴苏,入列宁格勒托尔马乔夫军政学院深造。将军能用俄语会话,记笔记,并系统学习战术学、战役学、指挥学和苏军各种战斗条令和条例。
王树声大将:六岁丧父,九岁丧母
王树声将军,湖北麻城乘马岗区项家冲人。乳名王国荫,小名王宏信。祖父王德成,中医兼私塾教师;父亲王泽香,小地主,有田四十余亩,房屋十余间,兼做粉房生意。将军六岁丧父,九岁丧母。1923年春,王树声将军考入麻城县公立高等小学读书。将军言,该校建于前清科举试场,虽为新学,时人仍称其为“考棚”。既教“子曰”、“诗云”,又教史地、英文,新旧合璧,不伦不类。全校七位老师,五位是前清举人、拔贡、秀才,校长为老翰林。1925年,将军高小毕业后,回家乡教私塾。
王树声大将:求婚不失军人风度
抗日战争时期某日,延安。王树声将军洗头净面,着装全新,勇进门诊部,突然对正在值班的医生杨炬曰:“杨医生,我对你印象很好!”杨炬吓了一跳,脸红耳赤,扭头躲进隔壁换药室。将军则昂首挺胸,向后转,退出门诊室,不失风度。后,将军第二次与杨炬见面,仍昂首挺胸,曰:“小杨同志,请你嫁给我。”杨炬无言默许之。王树声将军与杨炬恋爱一年,遂定终身。1944年中秋,王树声将军偕杨炬看望贺龙和徐向前元帅。贺、徐甚喜,建议道:“今晚是中秋佳节,就把婚事办了。”杨炬曰:“我们还没有向组织打报告呢。”徐向前元帅曰:“我是树声老上级,可以当半个家。”贺龙元帅曰:“我是联防军司令,完全赞同。”遂强留王树声与杨炬当日办婚事。是日晚,众将官闹新房,逼王树声将军与杨炬交代恋爱经过。杨炬羞答答言:“他呀,可真厉害!”王树声将军立即回道:“她呀,真调皮!”是时徐深吉为之作喜联:调皮遇厉害;花好见月圆。横批:革命伴侣。邵式平书写。
中原突围前夕,王树声将军与杨炬分散突围。临别,将军取与杨炬合影照片,于背面题诗赠之:久别重逢今又别,不知人月几时圆?伤思艰险犹尝尽,誓将奋斗会中原。
此照片杨炬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