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本版列表新闻
远开一点~~~
远开一点~~~
远开一点~~~
远开一点~~~
远开一点~~~
远开一点~~~
远开一点~~~
远开一点~~~
     
2015年11月0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远开一点
“二等车”
彭瑞高
  文 / 彭瑞高

  上海话难学,发音不稳定是个重要因素。如“二”字,普通话音基本发“er”,读上去不伤脑筋;可一讲上海话,“二”却有三种读音:er、liang、ni。仅一个“二”字,就可把你搅得七荤八素。

  崇明岛上世纪有“二等车”(即载人的脚踏车),这个“二”字,上海人都读“ni”;而现在动车“二等车厢”的“二”,上海人却习惯讲“liang”;“不做二等公民”的“二”,上海人也讲“liang”。

  “二”读“liang”,是上海人的习惯。珠算口诀“二一添作五”,上海话讲“liang一添作五”;郊区农民建造的“二上二下”楼房,上海话讲“liang上liang下”。“二手车”“二手货”“二等残废”“一遭生二遭熟”里的“二”,上海话都习惯讲“liang”。

  “二”读“ni”的机会也不少。如“七十二家房客”“12路电车”“二下巴”“二房东”“二两锅贴”“二尾子(蟋蟀)”“二婚头”……这些词句里的“二”,上海话都读“ni”。

  但上海人就是不肯把“二”读作“er”!依我看,是上海人讲话不肯卷舌头,上海人不喜欢“儿化音”。一个鲜明的佐证是“儿子”的“儿”字。你看全国几乎所有人都把自己生的男孩叫作“儿子”(er zi),独有上海人叫“尼子(ni zi)”。你看看,还有比上海人更不喜欢“er”的吗?

  庸常生活中有一个词,令上海人心甘情愿发了个“er”音。这个词就是“二郎腿”。上海人从来不会把“二郎腿”讲成“liang郎腿”或“ni郎腿”。这是上海话难得一次的跟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
   第A05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
   第A06版:街拍/目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读者之声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2015中超盘点/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2015中超盘点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叫化子吃蟹,哪能就“只只好”
“二等车”
从“撬边”讲到“繑缏”
糖炒栗子飘香
碰胡子
请选择正确答案填进去
上腔、贼腔、死腔
本期答案: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B11“二等车” 2015-11-01 2 2015年11月0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