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土豆的滋味
麦子
  文 / 麦子

  土豆自16世纪由南美洲传到欧洲、亚洲,就一直被广泛种植,普遍食用。喜欢梵高画作之人,想必见过他早期的作品《吃土豆的人》。画中描绘了一个农民家庭围桌吃晚饭的场景,食物就是土豆。由此可见,在梵高那个时代,土豆就已成为欧洲贫寒人家的主食。据统计,全世界土豆产量名列第三,仅次于小麦、玉米。

  土豆外观凸凹不平,无异味,营养价值颇高。百度说,多吃土豆,有益肾脏和减肥。有人说,单靠吃土豆喝牛奶就可维持生命。欧洲人将土豆磨成粉,制成土豆面包。英国人最爱吃土豆,顿顿水煮土豆,令四川人咋舌。美国肯德基炸鸡店入住成都后,其特制的土豆泥风靡一时。我家小侄女是土豆泥的超级粉丝,请她吃肯德基,只点土豆泥,且一次就消灭6盒。想必土豆良好的营养价值,自然是身体之需,土豆泥加黄油、盐、胡椒极佳的滋味,更是吸引她百吃不厌的缘由。

  四川人多将土豆作为蔬菜食用。川厨有句名言:有味使其出,无味使其入。像土豆这样别无它味的食材,就得通过调料为其增香。虽说川人没有印度那么丰富多样的香料,单靠本地特产的酱醋、姜葱花椒辣椒,就使各类食材摇曳生姿,一菜一格,百菜百味。

  椒麻味,是我喜欢的味型。母亲的素炒土豆丝可谓一绝。本地土豆切成丝,用油加花椒粒、葱段、盐炒制,待土豆丝熟软后即可。最好让土豆丝绵软粘锅,略略带些许锅巴。末了加几滴酱油。花椒和葱的香味令土豆丝风味绝佳。馆子里做这道菜,往往还加上几缕青椒丝,白绿相间,增其色鲜。

  番茄土豆泥,成都人的家常菜。番茄的清香与油盐葱味相融合,属酸咸味型。自小外婆、母亲就做给我们吃,好比肯德基的黄油土豆泥,是一种家乡的味道。但最近上网查询得知,土豆不能与番茄同食,据说要产生一种盐酸,影响肠胃吸收功能。

  在成都那些临街的小饭馆店堂内,往往垛有五六口大铁锅,盛着土豆烧肥肠、土豆烧牛肉、土豆烧排骨之内的家常烧菜。锅下面燃着煤气炉,上面腾腾冒着热气,凭食客随点随吃。这些土豆菜肴大都用郫县豆瓣酱烧制,加上葱姜料酒避腥,统称为红烧。用其汤汁泡饭,咸辣醇美,充溢着浓浓的豆瓣香,可与咖喱盖浇饭相媲美。

  自家里,成都人烧制土豆是另一种做法。我有个要好的中学同学,育有一女,极爱吃她做的土豆烧排骨。有段时间,同学常邀我到她家吃晚饭,有幸品尝到她的拿手菜。只见烧好的土豆和排骨呈酱黑色,品之,土豆和排骨都很入味,有八角的香、酱油的香,还有少许花椒的麻香和大葱香。同学说,这是酱烧土豆,特别之处为:烧制前倒入些许酱油,起锅前再倒入红酱油以增色。八角,十三香之一,成都人最常用的香料。它的加入,使这道菜颇有点卤煮的风味。

  有营养的可食之物,未必就是入口的美味。名馔佳肴的发明,是人类的二度创作,不愧冠之为烹饪艺术、人类文明。土豆的滋味,由此可见一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时政·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大购网专版
   第A1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商界/新民环球
   第B05版:好吃周刊
   第B0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08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09版:好吃周刊/美食地图
   第B10版: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15分钟就能做好的美食,好吃得都要哭了!
土豆的滋味
再扯蛋
酒乡行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食品饮料及餐饮设备展览会开幕
新民晚报美食物语/好吃周刊B06土豆的滋味 2015-11-26 2 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