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1月2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南方供暖之可行性
关 尹
  关 尹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歌手马頔的这首《南山南》火了好一阵子,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听。而现在,对于这句歌词,可真是有切身体会了。北方虽冷,回到家大可在暖气房光膀子嘚瑟,上海呢?屋里屋外可都能冻成狗!

  最近几天,上海遭遇断崖式降温。申花的大牌外援登巴巴去巴黎看望生孩子的媳妇,昨天回到上海时,一下飞机就直哆嗦:妈呀,我才走了三天,怎么就这么冷了?

  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又被摆上台面讨论:北方人冬天热得都能开窗透气了,南方怎么就不学学北方集中供暖?

  好吧,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南方供暖的可行性。

  北京大学陈松蹊教授研究了近5年来北方雾霾和供暖之间的关系,今年10月将论文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刊上。陈教授发现,冬季供暖会使PM2.5浓度增加50%以上,显著地加重了空气污染。2013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一篇论文也指出,冬季燃煤带来的雾霾,或许让中国北方5亿居民平均付出“少活5年”的代价。

  由于集中供暖的弊端太大,即使在北方城市,现在也有很多新建小区在大力推广自采暖。比如今年2月,吉林省政府就发文件,要求加快撤并小锅炉推广自采暖。北方都在反省和逐渐淘汰的方式,一年最多只有2个月寒冷期的南方城市,还要学?

  此外,不能忽视的是,南方绝大多数城市的集中供暖设施为0,若实行大面积集中供暖,必须彻底改造城市管网。也就是说,你得把几乎每条街道都开挖一遍,再建大量大型锅炉和无数小型锅炉。想想,那真会是千疮百孔,既惨不忍睹,也惨不忍“堵”。

  还有,用暖气可不是免费的。舍不得用空调的人,恐怕也舍不得交几千块的暖气费。

  看来,无论从环境保护还是从可操作性角度看,南方集中供暖都不太可行。罢了,还是劝各位,用一句诗来安慰安慰自己吧——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封一
   第02版:封二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互动
   第A14版:街拍/目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新民资讯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家装之窗
   第A26版:家装专版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连载
   第A30版:阅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家装专版
别拿“小微腐败”不当腐败
没有熊孩子 只有熊父母
南方供暖之可行性
“偷流量”背后的信任危机
热播剧为何总成“职场教材”?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南方供暖之可行性 2015-11-27 2 2015年11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