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贵报11月20日A20版刊登的《国足指望不了,恒大争口气吧!》文章,有感而发,谈些不同看法:一是认为目前我国足球俱乐部水平不能代表国家足球水平。譬如恒大俱乐部就是获得亚冠冠军,也不能代表中国足球的实力。这次国家队征战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国家队中恒大队员多达9人,但成绩仍不理想;二是认为足球俱乐部的好成绩主要靠“洋枪”打出来,中超比赛闹猛好看,但是国内球员上场机会少,得不到锻炼和培养。三是国内俱乐部考虑眼前利益多,长远规划少。都希望立竿见影出成效,舍得花天价巨资引进外援,却在培养本土后备梯队球员方面“很小气”,从而无法向国家队输送高质量球员。 在当前中央重视发展中国足球运动的大背景下,国内足球俱乐部应该从体制、机制、资源、人力、财力等多方面,创新思路,转变观念,加快培养本土球员步伐。 ——读者 周晓华
本报记者 陆常青 整理
感谢读者给晚报提供真知灼见和独到见解。您可以拨打本报读者热线:962555或投稿邮箱:lucq@xmw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