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4: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1月2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动物“趴窝”的胜地
克诺普 殷东风
■ 游客在满是涂鸦的柏林墙前合影 IC图
■ 柏林街头一景 IC图
■ 柏林墙上的著名涂鸦 IC图
■ 柏林,勃兰登堡门也成了艺术秀场
■ 看到它,你在想啥?柏林艺术家的创意
  ◆ 克诺普 文 殷东风 整理

  ● 话题缘起

  金秋时节,在上海的一次国际文化研讨会上,来自德国柏林赫尔梯行政学院的国际文化政策高级研究员——汉斯·格奥尔格·克诺普(Hans Georg Knopp)详细介绍了柏林文化艺术现状。他说:柏林有着低廉的生活成本,它有历史但不沉重,年轻但不轻浮,华贵但不奢侈,朴素但不简陋,纷繁但不凌乱,是怀揣艺术梦想的年轻人、旅行者、诗人、艺术家等文化动物“趴窝”的胜地。

  满街的涂鸦只是艺术范儿的冰山一角

  你可能到过不少欧洲都会,但在柏林看到的涂鸦比任何一座欧洲城市都多。柏林墙上,包括“兄弟之吻”在内都是涂鸦。不仅柏林墙,就连统一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他在德国人心中可是地位崇高,但这并不妨碍文艺青年在易北河口他那大雕像的底座上涂鸦。

  如今,这座矗立了100多年的雕像又在计划修缮事宜,可是耗资650万欧元的庞大修缮计划并未涉及高大底座上的涂鸦。于是,我们在科隆市政厅广场、法兰克福的罗马广场,甚至是古堡中的小广场上看到行为艺术者、看到各种涂鸦,也就处之泰然了,仿佛已然阅尽沧海。

  德国文化艺术政策,在柏林得到最为集中的体现:宽松、宽容、宽大为怀。正是因为柏林始终怀揣着“让人更多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理念,并采取各种措施让基层民众参与进来。柏林的艺术发展目标,就是要去衡量化,即“艺术去衡量化”,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其他的一些方式来看待艺术而不仅仅通过指标来进行衡量,也就是说让艺术回归其本身。于是,宽松、宽容就是必要的了。

  柏林是欧洲艺都的后起之秀

  大家都知道,两德统一是1990年的事,重新成为德国政治中心(首都)则在1999年了。随后,伴随着一座座高大新颖的现代化建筑物拔地而起,雕塑、喷泉、花园纷纷建立,柏林的文化艺术也再度开始繁荣。但如何避免与伦敦、巴黎、巴塞罗那、罗马、威尼斯、佛罗伦萨这样的大都市“撞车”,如何另辟蹊径?

  柏林分裂时期是军事对峙的前线,也是艺术的“荒原”,于是统一后大量空置的房屋、相对低廉的房价就成了吸引人才的“吸盘”了。但仅有低廉的房价还不够,柏林政府还在改造更多的公共设施,比如展览、画廊、创作工坊,以便艺术家居住、创作、交流、交易艺术品;同时,还从教育、公共环境营造及经济手段刺激等方面培育、养护观众,比如艺术展、艺术交易的通票、免票等等让本就喜爱艺术的市民、游客、学生更好地接受熏陶;不断完善各种涉及艺术的法律;通过公共艺术基金等手段吸引国际艺术人才聚集到柏林,渐渐营造出国际化的艺术环境。

  艺术家为什么要到柏林来,一个城市怎样滋养它的艺术家?柏林要打造国际艺术之都,公众的支持、整个民间的支持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观众、艺术家还有城市政府共同组成一个联合体共同打造柏林文化名片。一个专家说“没有所谓的艺术只有艺术家”,这是非常重要的,这句话说明艺术是人创造的,是人的主动参与,赋予了艺术的意义。

  柏林文化艺术环境的营造还要特别感谢建筑商。柏林老城的一栋老建筑,被香港的一个投资者部分购买了,他在和柏林政府谈的时候,说会保留房屋并改造成画廊,让它成为文化艺术家们交流场所。现在,这家画廊已经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画廊,不仅是政府官员,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艺术家、批评家、学生,都爱到这里来喝咖啡、聊天,甚至晒太阳,讨论艺术,还讨论城市规划、文化发展规划,探讨如何使城市进一步发展等等话题。

  文化和艺术对城市复兴功不可没

  坦率地说,1995年以前,柏林还非常贫穷,是文化艺术的沙漠城市。从1995年开始,柏林投入4亿欧元,且每年增长10%,今年的资助额达到了10亿欧元。我们不仅支持本土的艺术家还支持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中国、芬兰、非洲或是美国,他们只要在柏林,符合条件都可获得资助。我们只看重艺术的质量,不看背景。

  正因如此,世界各地各种各样的艺术家都来了,音乐厅、画廊、文艺广场、街头艺术……每位独立艺术家、文艺青年都能很容易在柏林住(生活成本相对较低)下来,找到创作的灵感和表现的舞台,因为这里有政府资金,还有各种民间基金的支持。在柏林,35%的艺术家没有德国的护照,40%的游客是德国之外的游客,文化活动必须当地特色,必须全球视野。我也参与了一些项目,比如柏林国际电影节,我与比利时的艺术总监、负责剧目的土耳其人、澳大利亚的文化主任一起工作,全球思维碰撞交融国际化就自然而然了。

  文化和艺术对城市复兴功不可没,但柏林的主体——市民没有文化艺术素养,一切都是枉然。因此,柏林在进行文化艺术大都会建设之初,就把“培养我们的观众”列上重要议题。现在,柏林“博物馆长夜”已经举办了34届,包括柏林大教堂、德国历史博物馆、老国家美术馆等在内的95家艺术场馆参与活动,很多博物馆都是免费的,新锐博物馆像滑板博物馆今年也被吸引参与。不仅免费,其中的两个博物馆只要付交通费,两馆之间就有免费巴士接送。现在,“博物馆长夜”活动已经吸引了德国120个城市参与,成为德国重要的文化艺术旅游品牌。你想在德国清凉的夏夜体验晚上排队进入博物馆的感觉吗?那就到柏林来吧,开放到夜里两三点。 

  柏林的每个孩子都要学习一件乐器,这是这座城市艺术计划的内容之一。学校征集好孩子们的意愿,艺术联合会会免费给予资助,学了一段时间,就会组织他们到街头、音乐会或者集会上演奏,现在这种做法已经普及到德国全国,带到中国文化部了。去年,柏林艺术节上,两万名非专业的古典乐或流行乐的演奏者参与,街头巷尾一时盛况空前;这次艺术节上,200个学校学生演出的音乐节目精彩极了,他们都是普通学校的学生,与柏林爱乐乐团同台演出。市民成为艺术节主角,城市文化艺术气息就会浓厚,生活品质就自然上去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新视界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互动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百姓金融
   第B04版:中国商学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个人理财
   第B06版:上市公司/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券服务
   第B08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大数据分析
   第B12版:上海物业/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城周报
   第B14版:彩票世界/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互联网金融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10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C12版:拍卖/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夜光杯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阅读/连载
   第C16版:广告
文化动物“趴窝”的胜地
草根密 艺术甜
新民晚报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C04文化动物“趴窝”的胜地 2015-11-28 2 2015年11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