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笔者前一时期的调研情况来看,目前一些家长的育儿观存在三大误区。
一是总认为孩子只要吃得好,睡得香就平安无事。少动甚至一点都不动的孩子的肥胖怎能避免?
二是“圈养”。一些家长总认为孩子一出家门,不安全的因素太多。于是情愿让孩子宅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也不让他走出家门半步。不动,四肢怎会发达?
三是对一些体质较弱,免疫功能稍差或患有某种慢性疾病的孩子施行过度的呵护。
再看,眼下虽说社会上各类体育健身场馆开出了不少,但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那高昂的场地租用费让没有收入的青少年学生望而却步。这也在不同的程度上阻碍了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为此,笔者建议,既要家长改变育儿观支持孩子“动起来”,又要让社会上的体育健身场馆放下身段向学生开出公益场(或免费专场),吸引学生能走进体育场馆“动起来”。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相互配合同时给力,引导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燃起他们主动参与运动的热情,方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读者 周钰栋
本报记者 陆常青 整理
感谢读者给晚报提供真知灼见和独到见解。您可以拨打本报读者热线:962555或投稿邮箱:lucq@xmw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