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2月0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醉上海
仲富兰
  仲富兰

  18.沙船商人和贸易

  大运河向来是中国南北经济交流的大动脉,河运,辅之以陆路运输是漕粮运输的主要方式,海运的创设,是最经济且比较便捷的通道,所以终元之世,海运不废。到至正元年(1341年),通过海陆运输的漕粮以达到380万石,较元朝第一次海运漕粮翻了九十多倍,可见当时海运漕粮的繁盛场面。当然,上海也在这一次次的漕粮海运中,一步步壮大发展了自身。 

  明初承元之制,以海运为主,陆、河运为辅。到了明末崇祯年间,上海崇明籍的沙船商人俨然“侨居海上已三代”,更有南方各地船商汇聚上海,靠经营沙船业致富。沙船承载着各种货物,也承载着上海人与大自然顽强拼搏的冒险精神。缥缈不定的渔民船家生活,总是与风险联系在一起,然而,正是这种风险的环境,造就了上海沙船商人群体,上海的其他行业也依托沙船贸易发展起来,共同促进了上海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康熙年间,清政府把江海关由漴阙移至上海县城宝带门内,自此,北洋的沙船和南洋的鸟船皆进泊黄浦上海港,再加上长江内河来沪贸易的船只,上海成为东部沿海重要的转运贸易港口。可以说,沙船业和沙船所进行的南北货物贸易是上海最主要的产业,使其他相关产业与行业的发展有了依托和资本,这也是上海能在一个短时间内兴起和发展的最主要原因。直到今天,在上海市的市徽中还是留有沙船的图案。

  宋末元初,上海出了两个大名鼎鼎的海盗,一个叫朱清,一个叫张瑄,《元史》里有他们的记载。朱清,是宋末元初西沙(今属上海崇明)人,字澄叔,少年时在一个姓杨的大户人家做家奴,后沦为海盗,与张瑄结伙贩私盐。张瑄,嘉定八都新华村(属今上海浦东高桥)人,幼年随母四处乞讨,乞食为生。这两个具有相似家庭背景的年轻人,长大后殊途同归,凭着他们的臂力过人,一起贩私盐,劫商船,称雄海上,酗酒赌博,乡人视为无赖。干着海盗的营生,实在是那个年代上海“冒险”精神的代表人物。

  马背上的民族治理中国,虽然短暂,却“灵光一现”,可以说,元代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重商”朝代,商品经济在南北各地都十分兴旺,沿海和运沿线甚至相当繁荣,海外贸易发达。游牧民族对交换的需求远高于农耕民族,而商人在游牧社会中的地位亦远高于中原汉地。这一点在蒙古兴起的各个阶段的许多重要事件中都体现出来。隋唐以后,大运河的开发与贯通,成为维系中国大一统局面的政治纽带,像天津、临清、淮安、扬州、苏州等地更多“五方杂处”之民,作为历代王朝重要的经济命脉,运河在历代漕运中也发挥着难以估量的作用,但元代开创的漕粮海运则别具一格,说起来,其中还有上海先民的一份贡献呢。

  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朝政府特别起用了两个上海人——海盗朱清和张瑄,利用他们熟悉海上生活,开辟海道运输以及海上运输的智慧与经验。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张瑄与朱清协同上海管军总管罗璧,通过海运将漕粮6.4万余石运抵大都(北京)。受到元代皇帝的特别嘉奖,擢为海道运粮万户、江浙行者参知政事,并赐钞版。目不识丁的张瑄,签署文书时只会以三个手指染墨画押,状如“品”字。这样一来,不仅“海盗”有“品”,连身份也漂白了,还在元朝政府里当起了主管海运官。据《元史》记载,朱清“至元十六年,随都元帅张弘范攻克崖山,升武略将军、佩金符。次年,擢管军总管。至元十九年,和张瑄开海道漕运,领海道中万户。”至元二十七年,朱清“运粮至151万石。掌海漕后,合家移居太仓,开刘家港海通,一时商船云集,琉球、日本、高丽等国商船进港贸易,有‘六国码头’之称。”俗话说,“盗亦有道”,这个快速升迁的职务相也许当于今天的海运局长哩。

  上海的朱清、张瑄,最终的结局都不美妙,尽管做了朝廷的海运主管大员,甚至获得皇帝所赐钞版。什么是“钞版”?权倾一时,自印宝钞,子女、族人、家奴百余人封为百户、千户、万户。但朱、张二位,从大德六年(1302年)起,为江南僧人石祖进不停地告发,诉朱清犯有十条罪法。次年正月,被捕入京,查封家产,没收军器船只,最终朱清以头撞石而死。而张瑄则被枢密佥事曹拾得上疏参劾,诏斩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互动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新民资讯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新民楼市
   第B0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广告
   第B11版:好吃周刊
   第B12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4版:美食地图/好吃周刊
   第B15版:大购网专版
   第B16版:资讯/市场之窗
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
醉上海
广告
新民晚报连载A30醉上海 2015-12-03 2 2015年12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