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2015年12月0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处罚应对雾霾不力者要动真格
佘宗明
  佘宗明

  暂别几日后,重霾再袭京津冀等地。针对多地再陷“霾伏”的情况,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日前表示,对应急预案启动不及时、应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究责任。

  雾霾频袭,已引发公众“霾怨”四起。在此背景下,环保部明确对应急应对不力者追责,不乏现实指向性:所谓因时而变、随事而制,针对灾害性天气启动应急措施,也是“防灾”题中应有之义——尽管这难以根除污染过程,可它能拉低污染峰值,也是将公众健康权在政策考量中“置顶”的必要保障举措。如今很多地方都建立了空气重污染应急响应机制,要让其贴地而行,就需问责托底,以避免这些措施像雾霾一般处在悬空状态。

  也正是在强调应急应对的背景下,北京首发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于今晨7时起启动最高预警等级;京津冀区域环境执法联动机制也首次启动;环保部则派出工作组进驻多地,重点督查应急应对措施落实情况,并建立每天与相关部门、京津冀等地环保部门会商制度。

  乍看起来,这些做法有些“大动干戈”,可从上个月遇重霾围城的沈阳应急预案失灵的情况看,无论是明确追责,还是强力督查,都是有的放矢。毕竟,沈阳的“应急败笔”并非孤例,环保部前不久就通报相关督查结果,称发现京冀鲁豫四省市重点城市部分应急措施未完全落到实处。采取严厉溯责措施,能倒逼各地在系统性治霾的“应急”板块上下足功夫,在特殊时刻激起治理紧迫感。

  霾来不是一日之“果”,驱霾也终需久久为功,而非仅靠临时性应急。所以追责应对雾霾不力者,不应只是“霾祸”将至时的应景之举,随着霾散而散,而应在对具体指涉情形的细化中,将其演变为常态化的制度设计。比如,针对预案启动迟缓、预警等级跟污染程度不匹配、预警排污措施未落实等具体情况,确立对应的责任定性与分量。

  应该说,应急是治霾的“紧急形态”,而要永久性地跳出“霾祸困扰”,还需持久战,对此公众亦应有耐心。而目前,新环保法对总量控制、许可证等制度的确立,新大气污染防治法对大气质量管理考核等办法的明确,还有治污目标责任书的约束和治理不力约谈制的震慑,也使许多地方在控污减排上动了真格,取得了切实成效。

  但“呼吸保卫战”既要靠平时做好防控基本功,也要切忌在应急层面掉链子。毕竟,日常化治理在防霾上的效果,时间久了才看得出;雾霾天的应急,则更直接显性地关系民众呼吸。

  说到底,治霾需要地方在平时和“霾来时”两种状态下都做好准备,而刚性追责,则是保障治霾“如椽之笔”遒劲有力的支点。当追责应对雾霾不力者成为惯常做法,雾霾应急措施才不至于在“不急”或“急而失措”中沦为好景虚设。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阳光天地
   第A24版:大购网专版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广告
处罚应对雾霾不力者要动真格
硅谷“天王嫂”
棉纺工人
公车改革如何因地制宜
劫“流”
从郝卫平想到鬬之文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处罚应对雾霾不力者要动真格 2015-12-08 2 2015年12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