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眼·首席视点
北京时间本周四(12月17日)全球金融市场将迎来“美联储议息”的关键大考,《华尔街日报》最新调查显示,97%的经济学家都预计美联储将开启加息,结束自2008年12月以来的接近零的低利率水平。
美国加息按理说与中国百姓关系不大,毕竟中国百姓的存款大部分是人民币,但是,中国百姓也很关心这件事,媒体上有很多这方面的分析文章,近期央行等也经常被问到美国加息对中国的影响。这说明美国加息与我们还是有关系的,有影响的。
的确,影响已经显现,典型的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上周五,在岸市场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报6.4553,创下4年新低,周跌幅为0.83%,创今年8月11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改革以来最大单周跌幅,相比10月末的6.3175阶段高点已累计下跌超过1300个基点,2015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扩大至3.89%。
人民币对美元11月以来的持续贬值,就是因为市场预期美国将要加息。道理很简单,利率提高会增加投资收益,资金就会流向加息的货币,尤其是像美元这种影响力最大的货币。正是因为加息预期使得美元今年以来一路走强,其实,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不算大,欧元、日元、澳元等其他货币贬值幅度更大,因此,人民币对美元尽管贬值了,但是,对欧元、日元等非美货币今年以来却是大幅升值。
由此可见,美元利率的变化不光是美国的事情,而是全球的事情。中国作为一个融入全球经济的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加息自然也会对中国产生影响。当今全球一体化的世界,蝴蝶效应越来越显著,任何地方的一个重大变化就会对其他地方产生影响,何况美元是一个全球最重要的货币,因为全球很多贸易均以美元结算,美国加息的影响就远远超出美国的范围。
再举一个典型例子——石油,石油交易都是用美元结算的,所以,石油价格的涨跌与汇率关联度很高,比如,2013年之前油价大涨,油价在100美元左右,当时,美元很弱,美元指数在80点以下,欧元对美元的比价在1.4左右。如今,美元一路走强,美元指数已经上涨到100点左右,欧元对美元已经贬值到1.1之下,油价则一路暴跌,上周五,纽约油价已经跌至35美元,创下新低。
当然,石油价格的波动最主要还是供需关系决定的,但与汇率的确也有关系,强美元往往油价低,而弱美元往往油价高。石油价格的波动,就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今年1至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同比下降68.6%,这是油价下跌造成的,石油利润金额大,影响大,而且,油价下跌还会带动煤炭等其他资源价格的下跌,由此对工业总利润产生较大影响,如果油价不跌,今年企业的利润会好很多。
油价的变化与汇率有关,汇率的变化又与利率有关,所以,美元加息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美国加息会对全球产生影响,也包括中国,但是,对于这种影响需要辩证看待,不能单向思维。比如,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市场预期美元加息的情况下已经走低,那么,美国加息之后人民币会继续贬值吗?未必,因为市场已经将这种预期提前消化了,上周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美元加息对跨境资本流动会有短期的扰动,但从长期来看,国际收支和跨境资本流动应该是稳健的。美元加息对跨境资本流动有影响,但不会非常显著。人民币不存在长期贬值的基础。
从市场看,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利空消息往往会提前消化,比如,12月3日欧洲央行宣布降息,按理说对欧元是个利空消息,加上12月中旬美元可能加息,那么,欧元应该继续下跌,高盛预测欧元对美元会下跌2%。然而,市场走势却是相反,降息消息宣布后,欧元突然暴涨2%,美元暴跌了2%。虽然这种走势还有其他因素,但如此出人意料,一个原因就是这个降息消息由于是预期之中,市场之前已经消化了。
因此,对于一个众人皆知的消息,不管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影响往往之前就会体现出来,而消息公布之后的变化,未必和大多数人预期一致。
(作者为首席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