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卢湾一中心小学,今天第一节体育课上,老师们为孩子们安排了仰卧起坐、跳绳等运动项目,让孩子们适度运动。
长宁区天山第一小学常年设有一位“首席气象员”,每天7时都会通过教师的微信群发布气象信息。一旦有空气污染情况出现,他就会立刻通知体育教研组、家委会以及门卫室,体育老师也会在雾霾天组织实施室内体育课程。校党支部书记沈涓说,每位学生都知道校门口是否放有“太阳公公笑脸”,标志着当天是否有“阳光晨练半小时”。“除此之外,早晨,卫生老师会和大队总辅导员一起值勤,特别留意生病和咳嗽较为严重的孩子。自然老师会在自然走廊里布置雾霾知识展板。”
在普陀区满天星幼儿园,幼儿的户外活动转移到室内,开放卧室、活动室为孩子提供更多活动空间。楼梯转角铺上了垫子,为小班的孩子打造了一个“滑梯游乐场”。园长赵颖说,每个班级还有环境创设,张贴雾霾天提醒卡通标签,对孩子做出“不在户外玩、要戴口罩、多喝水”等安全防护提醒。
据悉,针对雾霾天气,申城中小学以及幼儿园已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常规应急预案。
本报记者 马丹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