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延伸段开通后全路网客流增长了吗?
12月21日,路网客流达到957万人次,同比上周小幅增加约6万人次。11号线、12号线和13号线客流分别达到70.7万人次、46.8万人次和29.2万人次,其中12和13号线增幅达到130%和44%。
■ 新延伸段哪些车站客流最多?
新延伸段新增的11座换乘站中,排名前五的换乘车站分别为汉中路站(13.3万人次)、陕西南路站(7.2万人次)、大木桥路站(4.3万人次)、嘉善路站(4.1万人次)和漕宝路站(1.9万人次)。可见这些换乘车站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延伸段非换乘站客流排名前五的车站分别是虹梅路站、江宁路站、虹漕路站、七莘路站和桂林公园站,进站客流从0.86万到0.46万人次不等。新站开通客流还在培育期,预计将来客流增长更为迅速。
■ 新延伸段哪些车站最热门?
这次12和13号线新开车站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区域,大多数车站早晚客流呈现商圈客流特征,早高峰出站较为集中,晚高峰进站较为集中。比如:陕西南路站、汉中路站、嘉善路站、南京西路站、虹梅路站、新天地站等最为热门。
■ 新路网形成后,乘客出行有什么变化?
路网原有换乘站客流有增有减。根据分析,路网原有换乘站中,曲阜路站、天潼路站和长寿路站增幅较大,分别达到24%、18%和11%;路网原有换乘站中,降幅较大的换乘站分别为金沙江路站、上海火车站站、南京东路站、静安寺站和海伦路站,平均降幅为22%。
新增换乘站客流通行各有侧重。早高峰换乘客流,汉中路站主要集中在1换12和13换12;陕西南路站为12换10和10换12;漕宝路站则为1换12客流大于12换1客流。
乘客出行有更多选择。新线开通后,由于12号线和13号线与多条老线形成换乘,部分老线客流有所下降。降幅排名前五的线路分别为10号线、8号线、4号线、7号线和2号线,降幅为6.7%到3.6%不等。
■ 早高峰断面客流发生哪些变化?
1、2、4、7、9号线的部分断面都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其中断面下降量最大的5个区间分别是汉中路-新闸路、新闸路-人民广场、静安寺-南京西路、漕宝路-上海体育馆、上海体育馆-徐家汇。
而11、12、13号线这3条新线的早高峰最高断面都有一定的增长,11号线出现在枫桥路-曹杨路和龙耀路-云锦路区间;12号线出现在曲阜路-天潼路和江浦公园-大连路区间;13号线出现在大渡河路-金沙江路双向区间。
本报记者 金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