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1月0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天,你“志愿”了没?
李慧冰
  李慧冰

  柔和的灯光下,医院的门诊大厅里,传出了一阵阵悦耳的钢琴声、小提琴声……倒回去一些年份,人们也许会疑惑,在这充满着病痛与苍白的医院,何以会有如此美妙的乐声贯耳?原来这是“NPO”“仁爱之家”的志愿者在做公益,为一些重症患者举办慈善“快闪”活动。“NPO”,是公益组织的英语简称,人们也称它为慈善机构。大厅的一角,是一架硕大的钢琴,一个十岁左右的男童,小手灵巧地在琴键上敲击,钢琴旁站着一群年轻的志愿者,齐齐唱起了《让世界充满爱》,歌声在雪白的天花板和四壁间回响着。

  一位老年女性患者掏出纸巾,不时地擦拭顺着眼角流下的泪水,喃喃地说道:真好!真好!歌声,好似驱散了这里常有的阴霾,那压在人们心头无形而凄凉的阴霾。左前方靠门旁有位坐轮椅的老伯,听说老人得了晚期肠癌,情绪特别低落。志愿者中,有位十八九岁的女学生,她一直站在老伯的轮椅旁,握着老人青筋虬结而枯瘦的手,唱歌给老人听,时而俯下身子在老人耳边轻声细语,她始终没松开过老人的手。

  以前常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随着时代的进步,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被搬上了议事日程。一次成功的心理护理,志愿者的热心抚慰,其殷殷如斯的人文关爱,当是充满阳光和滋养。

  儿科病房,一些只有七八岁的白血病患儿,无论男孩女孩,都是光秃秃的脑袋,黄黄的小脸,无助的眼神。为了哄好那些可怜的病儿,据说有位 “志愿者”姑娘,竟然剃去了自己一头乌黑的长发,利用课余时间,去看望这些孩子,陪他们玩,给他们讲故事,并时常对着他们说:“你们看啊,姐姐和你们一样没有头发,但姐姐不是很好看吗?”逗得那些天真的小光榔头扑颠扑颠地露出了笑脸,并慢慢地开始接受现实,配合治疗。

  自1985年第40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12月5日为“国际志愿者人员日”,许多国家和政府都在这天举办各种宣传活动,赞扬和倡导志愿者为社会和弱势群体义务服务的重要作用与奉献精神。人的心理需要滋养,渴望温暖。需要来自社会他人的友好与关爱。“快闪”活动结束后,一大拨人都围绕着志愿者,切切地问:“你们啥辰光再来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一年,我们想说声谢谢
   第A04版:民生调查
   第A05版:民生调查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文体新闻
   第A0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金色池塘
   第A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06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08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一班书法
怀念丁锡满老师
当肉食主义遇到素食主义
智慧快餐
今天,你“志愿”了没?
半夜里我们一起吃了饭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B03今天,你“志愿”了没? 2016-01-03 2 2016年01月0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