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杂技团“欢乐马戏闹新春”
~~~上海杂技团“欢乐马戏闹新春”
~~~上海杂技团“欢乐马戏闹新春”
~~~上海杂技团“欢乐马戏闹新春”
~~~上海杂技团“欢乐马戏闹新春”
~~~上海杂技团“欢乐马戏闹新春”
     
2016年02月1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猴子出把戏 驯兽待传承
上海杂技团“欢乐马戏闹新春”
王蔚
  猴年看猴,不亦乐乎。上海杂技团副团长金伟说:“春节里来马戏城看‘欢乐马戏’吧,里面的猴子踩高跷可有意思了。”在猴年新春,记者走进上海马戏城和上海马戏学校,听听“猴子出把戏”的趣事。

  上海杂技团团长、上海马戏学校校长俞亦纲问:“你知道我们马戏城有多少猴子?”答案竟然出乎意料——只有1只。俞亦纲解释说,这只叫晶晶的猴子十分金贵,因为在国外的马戏演出中,几乎很难见到猴子,但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

  猴戏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又以河南新野的猴戏最为著名,当地已将猴戏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国民间有“猴子出把戏”之说,老百姓也十分爱看猴子表演。

  在舞台上,经过驯化的猴子十分聪明,很有灵气,也特别通人性,尤其是模仿人的一举一动惟妙惟肖令人发噱。但是,猴子演出也有个缺点,就是体形太小,在舞台中央表演时,稍远点的观众很难看清它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所以国外的大型马戏表演不用猴子。“在中国,民间耍猴的很多,走江湖的马戏班子,甚至路边玩杂耍的,都喜欢弄几个猴子节目,就是因为观众就在身边,围成一圈,能看得很真切。”

  不过,俞亦纲也说起了一个隐忧。如今专业的杂技团不仅猴戏少,连全国正规的马戏学校也没有驯兽课程,教材没有,教师没有,都是学生毕业进团后由师傅一一相传的,这难免欠缺科学性,也不利于驯兽节目的传承和提高。

  为了改变这样的窘境,上海马戏学校将着力拓展教学内涵,考虑引进国际一流的驯兽师前来讲学,为学生们开设包括驯猴在内的各种驯兽课,以填补国内马戏教学上的这个空白。

  春节里,马戏城推出了“欢乐马戏闹新春”特别节目。金伟说,小猴晶晶已有四五年的舞台经验了,与晶晶同台表演的驯兽师张玉彬原来是位饲养员,与晶晶朝夕相处后感情笃深,晶晶也特别听他的话。就这样,张玉彬与晶晶共同走上了舞台。

  在新春佳节的马戏舞台上,除了常见的翻筋斗、骑车绕障碍等节目,晶晶还会在车斗里装上满满的新年礼物分发给观众呢。      首席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夜光杯
   第A07版:夜光杯
   第A08版:连载
为315个新疆孩子 老师春节无休
申城推出徒步慢游 探寻都市“微”风景
春节生意清淡 的哥“借身份”抢单
猴子出把戏 驯兽待传承
入沪车辆“私藏”烟花爆竹
本报原副总编辑周珂逝世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2猴子出把戏 驯兽待传承 2016-02-13 2 2016年02月1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