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中,不少“上海爷叔”谈了自己对老上海女性形象的认识。
“简单概括就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一位市民举例称,过去物质生活贫乏,不少上海女性还能搬煤球,自己生火,“家里各种家务样样都能行!”
一位市民也表示,上海女人穿旗袍美,戴上围兜也很美,“妈妈烧的菜好吃,织的毛衣也特别好看。”这位市民认为当年上海女人的形象是“勤劳持家”。
有市民指出,在他心中的上海女人洋气也接地气。“能里能外,打扮得体,工作努力。”
谈到当代上海女性的形象,市民的看法则比较多元化。
“肤白貌美,穿着时尚。”一位在上海生活多年的男士表示,自己来上海前对上海姑娘的认识是“白富美”,“这几年看下来,上海女生非但白富美,不少素质也很高。”这位市民举例称,身边不少上海女生热心公益,帮助他人。
也有市民表示,“有人说上海女人作。”市民称,这是个误区,不少上海女生很务实。但也确实有不少上海女生“有些作”,有人调侃“小作怡情,大作伤身。”
有市民说:“上海女生说话好听,说话的内容也十分有条理。”他认为上海女人有温柔细腻的一面,也有当“女强人”的潜质。
时代变迁,上海女性形象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但有不少优良品质始终未变。“我觉得是优雅吧。”有市民指出,上海女性处理事情有条不紊,穿着落落大方。一位市民表示,“我认为是良好的素质。”有市民指出,随着社会发展,优秀的个人素养比出众的外貌更加重要,“上海女性一直都是走在时代的前沿。这一点从来没有改变。”
新民网记者 卞英豪 蔡黄浩
实习生 贾荟玉 俞金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