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篇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召开以来的三年中,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发展合作领域内的影响力稳步上升。
积极构建发展话语权
中国在国际发展领域内的话语权构建方面,着力强调三个方面的内容:发展机会的公平性、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和发展方式的创新性。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上所强调的,“我们要争取公平的发展,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世界各国都应成为全球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
全球发展最大的不平等,是发展话语权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全球发展最大的不公正,是不考虑发展的历史责任,让发展中国家承担超出其承受能力的发展责任;全球发展最大的隐患,是强加干涉发展模式,无视各国的发展情况的特殊国情。中国力主的国际发展理念,是走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各国共同发展。为此,中国提出了从增强发展能力、改善国际发展环境、优化发展伙伴关系、健全发展协调机制四个方面推进国际发展合作。在国际发展合作领域方面,中国的话语构建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中国倡导并新近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新开发银行,为中国在国际发展领域内的话语权得到实质性提升奠定了机制性的基础。
勇于担当发展责任
十八大召开以来的三年,是千年发展目标收官的最后三年,也是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形成的关键三年。除了完成自身的发展任务,中国还积极努力帮助发展中国家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出一系列的发展援助举措,为国际发展合作提供了及时必要的公共产品:比如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免除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未来5年内将向亚非发展中国家提供10万名培训名额等。
引领国际发展合作
在国际发展合作方面,中国的引领作用已经凸显出来。中国共产党十八大率先提出“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比联合国发展议程高级别名人小组提出“新全球伙伴关系”倡议早了半年。
在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建设中,中国力主坚持南北合作主渠道地位,深化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历史性协议上,中国的引领角色和贡献功不可没。中国引领国际发展合作,不仅体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形象,而且也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各方共享发展利益
“水涨船高,小河有水大河满,大家发展才能发展大家。”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大会上表述共同发展的朴素理念。在中国看来,发展利益的共享至少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首先是国际层面,要实现各国的共同发展。天空足够大,地球足够大,世界足够大,容得下各国共同发展繁荣。一些国家越来越富裕,另一些国家长期贫穷落后,这样的局面是不可持续的。其次是国家层面,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贫富差距的问题,各国政府应该积极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尤其是对贫困人口的帮助和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