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借“亚太再平衡”发展关系
问:美国与东盟关系现状怎么样?
答:美国与东盟的关系在奥巴马政府第一届任期初期比较冷淡,延续了布什政府时期所谓“轻视东南亚”的政策。虽然美国从来没有承认这点,但大部分美国外交政策分析者都同意,东南亚在美国全球战略的雷达上地位下降,是美国在该地区利益下降的结果。“9·11”后美国战略重心转移,反恐成为外交重点,而在打造美国领导的全球反恐共同阵线过程中,东南亚国家并不是美国特别需要笼络的对象。这个局面在奥巴马上台之初仍有一定惯性,直到“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
“亚太再平衡”战略是奥巴马政府对外政策的重要指南。该战略的出台过程比较微妙,连正式的名称开始都很费周折,先后有过“重返”、“转向”等标签,又因政治上不合适等原因而修改,例如“重返东亚”可能被解读为美国“离开过”东亚,显然美国不愿意被如此解读。而所有这些纠结都和美国与东南亚关系有关,也就是说,美国出台这项战略时将东南亚的地位重新作了评估。其中的标志性事件,就是2010年10月在越南河内召开首届东盟系列会议和防长扩大会议时,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会上突然就南海问题发难,无理指责中国。
美国借东盟这个平台亮出“再平衡”战略剑锋所指绝不是偶然的,美国也就此显示了对东南亚的关注。至于美国与东盟的关系是否如白宫发言人所称的那样自此得到“迅猛发展”,恐怕大部分东盟国家并不怎么认同。就从东盟很重视的经贸关系来看,2014年美国与东盟贸易额为2200亿美元左右,相比中国与东盟的4800亿美元还是有不小差距。
但另一方面,在安全领域,美国与东盟关系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登场确实有较大发展,个别东盟国家甚至借此将美国军事力量再次引入,加紧发展与美国的军事关系。
2 美介入南海争端拉拢东盟
问:美国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什么?
答:美国此次一反常规将东盟领导人请到美国本土开会,是为了展示对东南亚的重视。从议程安排来看,重头戏显然是双方在政治安全领域的工作会议。按美国官方介绍,会议重点讨论反恐、南海领土争端、打击人口贩卖等议题。美国还不忘“提醒”媒体,会议并不针对中国,而是重点讨论美国与东盟的合作,美国并非南海主权争端方,但美国乐于倾听各方的声音。这番表态真有“此地无银”的效用,将美国的目的表露无遗。
从去年以来,美国在南海干预的程度急剧上升,在本地区已经制造了紧张气氛。新年伊始,美国军舰更深入闯进中国西沙领海,公然挑衅中国主权和权益底线。美国在南海维护“航行自由”的真实目的已昭然于天下,美国维护的就是自身推行海洋霸权的自由,牺牲的则是他国的安全与主权。从美国军方的各种言论来看,美国在南海的行动还将进一步加码。
在中国严重抗议美国在南海行为的背景下,美国召开与东盟领导人会议,目的多半和美国的行动有关,美国究竟在南海问题上会走多远,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美国是否会在此次会议上向东盟“透底”还要拭目以待,但美国要将南海争端作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切入点,这点已经清楚。同样清楚的是美国并不想单干,而是要拉拢盟国和伙伴,例如日本、澳大利亚乃至印度。而东盟部分声索国更可能是重点,有些国家如菲律宾已经明确表态愿意和美军舰只共同巡航,只是菲律宾这点海军恐怕并不入美国第七舰队的法眼。
此外,“补救”以前对东南亚的轻视,在经贸上进一步加大与东盟合作等,也是美国召开此次会议的目标,但这些同样都是围绕美国在亚太的战略而展开的。
3 安全议题上难以取得共识
问:东盟各国对此次会议态度如何?
答:东盟各国对美国的态度因利益不同而有异,很难说有统一的对美政策。总体来看,东盟作为本地区最重要的地区组织,希望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愿望还是比较一致的,因此对任何可能动摇地区合作之根本基础的行为比较警惕。对此次会议,东盟总体是持欢迎态度的,认为反映了美国对东南亚的重视。
但在美国非常重视的南海争端上,东盟各国的态度则大相径庭,因为南海争端并不是中国与东盟的争端,部分声索国的主张也绝不是东盟的主张。对于要绑架东盟整体的事件或主张,从历次东盟会议的经验来看,既不会取得共识,也很难产生积极成果。
随着此次会议召开,一些声索国开始在南海争端上有所动作,除菲律宾外,马来西亚防长最近也有关于曾母暗沙等海域的一些说法。值得注意的是,菲律宾将要辞职的外长最近突然表示,如果在国际仲裁法院得到“积极结果”,菲律宾愿与中国恢复双边谈判。他甚至还毫无根据地猜测,如果裁决结果对中国有利,那么中国将主动呼吁进行双边谈判。
总之,美国主办的此次会议,在经济领域得到东盟各国积极响应,在安全领域则比较复杂,除部分声索国欢迎美国介入外,也有一些与南海争端无关的国家欢迎美国的力量进入东南亚,视为必要的制衡力量。这种制衡的游戏并不新鲜,但在大国政治的棋盘上仍然屡玩不止,原因不难理解。
4 东盟在美中两国间求平衡
问:东盟各国如何在美中两国间保持平衡?
答:东盟虽为亚太地区重要组织,但成员均为中小国家,东盟本身也未形成统一的对外政策,因此成员国的行为逻辑必定建立在小国如何维护自身利益之基础上,而平衡是小国参与国际政治的重要原则。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后,美国介入本地区事务越来越积极,“再平衡”的对象直指中国也更加明显。美国力图制造东南亚各国的安全利益是要靠美国来维护的氛围,此次会议真正要兜售的也正是此。
但对大部分东盟成员来说,坠入这种非此即彼的选择陷阱并不符合它们的利益。目前在东亚地区显现的“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所谓二元体系只是一种假象,东盟如果真的作出这种选择,到头来可能谁都靠不住。
中美都是亚太大国,东盟成员出于自身利益需要而奉行平衡政策是可以理解的,但真正的平衡要落到实处也不易,一不小心就可能滑入制约乃至遏制的泥潭。
美国的亚太战略名为平衡,制约和遏制的色彩却十分浓厚。东盟在目前的地区进程中扮演着“驾驶员”的角色,但美国希望东盟尽快登上美国的战船,这已经引起很多东盟成员警惕。尽管东盟内部对中国的看法并不一致,但也不愿意上美国的战船来参与制约和遏制的游戏,即使有个别成员乐意这么做,也成不了什么气候,因为这毕竟不符合绝大多数东盟成员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