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3月2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餐桌上的“老外”
安谅
  ◆ 安谅

  老何家周末来了几位朋友,还有几位年轻的“老外”,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他儿子留学时的同学,暑假来中国旅游的。儿子虽然没回来,但电话叮嘱父亲接待他们一下。老何厨艺不赖,就在家里摆了一桌,都是他亲自掌勺的,特意请明人一并出席。

  老何说,他好久不下厨了,这回得好好过把瘾。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一盘盘端上来,他却坐不下来。匆匆敬了大家一杯,又去厨房里忙碌了。他的太太又不喝酒,只是热情地为大家搛菜、倒酒,气氛不太热烈。

  明人对老何说,你就安静地喝一会儿吧,菜少几只待会儿上没关系的。老何见状爽快应诺,坐下后,又和大伙儿一起举杯。放下杯子,他指着自己刚刚端上桌的,每人一蛊的河豚鱼说,这是我表兄今早从乡下送来的,他自家鱼塘养的,大家尝尝。

  他说关于河豚鱼,还有一个故事。当年一拨有钱人在饭馆里豪饮,端上这道菜肴时,他们先盛了一条,让店小二送给饭馆对面的一个乞丐。那乞丐接过店小二送来的鲜美诱人的鱼肉,喜不自持。过了半个小时,大家朝窗口望去,那位乞丐还是活龙活现地坐在那儿,毫无异常,才对桌上的鱼肉纷纷动起筷来。又约过了半小时光景,那个乞丐竟推门进入,他一看餐桌上的鱼肉早就吃得只剩残渣骨头了,这些有钱人还在频频举杯,便偷笑了一声,跑回自己刚才的领地,把那碗鱼肉狼吞虎咽地吃下肚了。

  老何说完,明人和几位朋友呵呵一笑。两位“老外”懂中文,也微微咧了咧嘴。

  明人搛起一块鱼肉,嚼了起来。两位“老外”也在吃着,却一直未碰面前的那蛊鱼肉。

  挨近明人身边的“老外”,还低声问了明人一句:“他说的故事是真实的吗?”明人想笑,但见“老外”很认真的模样,只是回答说:“他说的是以前的一个段子。”

  老何又去忙乎了。明人去解了个手,回来一看,发现两位“老外”面前的那蛊鱼肉不见了。他有些纳闷,要吃的话,也没这么快就吃好了呀。他又不好多问,都是初次相识,问多了似乎冒昧。他端起酒杯,主动地向他们敬酒。

  其他人的鱼肉显然都下肚了,老何的太太过来帮着收拾,瞅了一眼两位“老外”,也显然有点不解:“咦,你们的鱼呢?没见你们吃了呀。”

  两位“老外”都不自在了,一个说:“我想,带回宾馆吃。”另一个说:“我,我也吃不下,待会再吃,放那儿了。”他指了指背后的茶几,果然两蛊鱼肉搁在那儿了,一定是趁大伙不注意的时候,他们将它们挪了挪位置。“老外”心里有顾虑呀!

  老何和明人都心照不宣,不说更不催。扯开话题,谈论其他的事儿了。明人听见两位“老外”用英语轻声交流了两句。一个说:“能吃了吗?”另一个说:“吃吧,他们吃了这么久都没事。”一个说:“那就吃吧。”

  他们把鱼肉又端了上来,小心翼翼地吃着,那副模样让人忍俊不禁。是老何先笑出了声。有朋友也笑了,两位“老外”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民生调查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家装专版
视察线路
画龙
餐桌上的“老外”
都市幽默
广告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B09餐桌上的“老外” 2016-03-27 2 2016年03月2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