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路街道曾经是本市出了名的棚户区,经过多年的旧区改造,瑞虹新城、爱家豪庭等新建商品房拔地而起。嘉兴路街道领导意识到,不能再用老的一套方法来做社区管理。“毕竟环境不同了,人员也不同了。”嘉兴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白爱军说。
经过调研发现,街道有各类群文团队184支,参与人数近4000人,这是一支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于是,街道决定从百姓的文化需求入手,每年举办一次“百姓舞台”,通过居民自治、社区共治深化社区转型发展。“4年多来,我们先后举办了4次‘百姓舞台’,书画作品展、拳操展、文艺汇演、广场舞大赛等,参与人数达到5万余人次。原先对社区事务不关心、不参与的也积极地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了。”白爱军告诉记者,过去这里的居民要叫他们参加社区活动,总是推来推去,寻找各种理由。现在不一样了,大家争着要参加,还对社区文化发展献计献策,热情非常高。
贯穿一整年的“百姓舞台”,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街道新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雷国兴对此深有体会,“今年春节期间,居委会要组织志愿者上街宣传禁放烟花爆竹。得知消息的居民排着队要参加。没有轮上的,还一个劲地说,下次一定要把我们排上去。”雷国兴说,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现在居委会做什么事,都是一呼百应。许多过去看起来很难办的事,现在都能办成了,原因就是居民气顺了,有舞台让他们展示自己了。
特约通讯员 龙钢 本报记者 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