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举国之力、政府之职,“托举”艺术家和艺术院团,把他们纳入“国有体系”的模式,是周恩来总理在建国后对艺术家的厚遇,持续至今。这一方法,在其他国家还真不多见。国有院团更多肩负的是使命传承、艺术普及等责任。相对的,艺术创新、活跃市场等探索性实验似乎应交付于民营院团——而事实上,艺术本身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个体蜕变式的创新。
民营院团展演活动,就是为了展现那一股股来自各处的小溪汇成大海后的澎湃。经过5年积淀,上海百余家民营院团找到了各自的生机,或走到最基层服务百姓,或接地气挖掘、解读最新政策面,或把魔术杂技与高科技融合创造视觉新体验……艺术个性、经营模式都能随时顺应市场且一枝独秀。各表一枝,才会春色满园。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