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4月2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鸦片战争始末
司马牛
  司马牛

  9.中英南京条约

  正当英军攻占吴淞的时候,又有兵船十五只、兵士二千五百人由印度赶到长江口增援,这使英军兵力大为增强。英军在派船多次探测长江水道之后,于6月23日退出上海,7月6日起自吴淞口沿江西驶,8日过常熟福山口,10日过江阴鹅鼻嘴,13日过扬中山关,15日已进抵镇江江面。

  镇江正在长江和运河的交叉点上,是当时南北交通的要地。这里也有旗兵驻防,临时又调川、鄂两省绿营兵增援,共计兵力五千余人。和乍浦情形一样,旗兵副都统海龄拒绝外来援军入城,令在城外作战,自己率领旗兵一千余人守城内。英军于7月21日上岸进攻,在首先击退城外守军之后,攀梯攻入城内,旗兵到这时不得不拼死应战,结果死伤五百余人,海龄自杀,英军也死伤一百八十五人,镇江只经过几小时战斗就告失守了。镇江对岸的扬州,守兵只有数百人,防务极为空虚,地方绅商自动筹银五十万元送交英军,作为购城费,得免战祸。

  镇江失守的消息伟到北京,道光帝更感惊慌,急忙给予耆英、伊里布、牛鑑等以“便宜行事”的全权,再令他们赶快向英军求和,并明说只要英军停止进攻,所有前在天津所提各项要求都可承认。

  镇江过后,英军于8月4日驶抵南京城外的下关。南京在当时是仅次于北京的重要城市,有将军德珠布率领旗兵三千人驻防,临时又调鄂、赣等省绿营兵四千人来此,但牛鑑认为“守御殊无把握”,只有求和一条路好走。

  8月9日,英军在南京上岸准备攻城,形势紧张万分,伊里布首先赶到,耆英也随后赶到,当即会同牛鑑向英军接洽停战议和。8月12日,璞鼎查提出和议条件,限定须一字不易地接受,如不接受,即行攻城。14日耆英等答复全部接受,英军停止进攻,退回船上。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8月29日,清朝政府全权代表耆英、伊里布、牛鑑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停泊南京下关的英船康瓦里斯号(Cornwallis)上签订南京条约,签字时船上升起中英两国国旗,并鸣炮二十一响。

  南京条约一共十三条,它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

  (一)由清朝政府赔款银二千一百万元给英国;其中包括军费一千二百万元(内扣除扬州赎城费五十万元),鸦片价款六百万元,洋行商人欠款三百万元。第一期先付六百万元,其余限四年内分期付清。

  (二)清朝政府永远割让香港全岛给英国。

  (三)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口岸通商,允许英人携带眷属居留和自由来往,并设立英国领事馆。

  (四)所有进出口货物关税税率,由中英两国协定。又进口货物既经缴纳关税以后,即允许中国商人自由运销内地,沿路不得加重征税。

  (五)中英两国官员文书往来,一概用平等式。

  (六)在清朝政府付清第一期赔款以后,英军即行撤退;但留驻在定海和鼓浪屿两处英军,须等到全部赔款付清和通商口岸开放后再行撤退。

  南京条约是中国与外国之间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通过南京条约,清朝政府除了割地赔款以外,还承认英国侵略者得在中国享受各种特权。就中最重要的是:第一,中国开放五口通商,并取消以前在广州实行的洋行专利制度,从此英国资产阶级可以在中国市场自由销售他们的商品,任意扩大他们对中国的贸易;这样就摧毁了中国这个封建大帝国自给自足的社会经济基础,破坏了中国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村的家庭手工业。第二,中英两国协定关税税率,中国不能自由加减,这就使得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完全失去保障,而英国资产阶级却可以顺利地在中国实行不等价的交换。英国侵略者就是这样用不平等条约束缚中国,一步步地逼迫中国走向半殖民地的道路。

  再有,中英战争本因鸦片问题而起,但南京条约对鸦片问题不提一字,战后鸦片公然无税进口,而且输入数量仍然年有增加,如1850年输入达五万三千箱之多;因而烟毒流行更甚,白银外流也更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保健/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消失的手工金属雕刻与工匠精神(上)
一生一首翰墨诗
鸦片战争始末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23鸦片战争始末 2016-04-25 2 2016年04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