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希望,你还是能够恢复清醒,乐呵呵地与我讨论工作,用调羹喝一小口红酒,大家再打几副大怪路子。
但是我知道,好兄弟,你已经很累了……
今早知道你病危,刚刚再打电话,医生正在拔去你身上的管子——
兄弟,喝了孟婆汤安心上路吧。下辈子,我们还做兄弟!!
愿病痛远离所有人。”
网友这样深情缅怀。
网友“幸福红星”说:“向潘延平同志致敬!天堂里的质量有了新守望。”
网友“Mr.超”在微信上留言:“悼念潘站长,上海建设工程从业人的良师益友!现实中痛失以为质量安全的守护神,天堂里多了一个刚正不阿的执法者!”
黄国强的话语更让大家对建筑施工行业的艰辛多了一分了解:“所有的行业都很累!我们这行业想做好特别累,我没有资格评价老师,但一定沿着老师指点的方向,坚持走下去!一如既往!老师走好!我们会经常想起你的教诲,真的!一定是你想要的!”
追思以往,不少人潸然泪下。网友“Gloria”坦言,整个下午内心无比沉痛。“明明音容笑貌还在眼前,人却已远去……您专业,敬业,和蔼,友善。纵然千般忙碌的您,在多年之后再聊起,仍能清晰记得初识时那次会议上我青涩而不专业的发言。潘老师,一路好走,天堂不再有病痛。”来自中建八局的网友 “影子”在网络上留言:“我出差在远方,惊闻站长英年早逝,痛惜不已!!我多次为站长拍照,儒雅温和如在眼帘……没齿难忘。”
“大国工匠,建筑奇士,一路走好。”网友“剑胆琴心”这样评价离世的潘延平。
潘延平去了,留下无尽的遗憾。他的离世,对家庭的打击是致命的。抢救期间每天将近2万元的医疗费用,压得家人喘不过气来。更让人揪心的是,潘延平的丈母娘,如今也重病在床。这一家的不幸,需要更多关爱。
本报记者 陈杰 通讯员 平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