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2016年05月0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声音
网约车如何一路平安
何鼎鼎
  5月2日,广东深圳一女教师乘滴滴顺风车被司机杀害,引发舆论有关网络约租车安全性与监管责任的讨论。

  虽然是个案,但恶性犯罪多少让人提心吊胆。从人民日报客户端就此所做的一个小型调查来看,31%的网友认为不会再用网约车,28%的人认为在加强监管前不会用。从技术角度看,网约车其实有着强大的“安全基因”。但无论网约车、电商还是网贷,平台能否落实监管责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用户的选择甚至最终的成败。事实上,不少平台早已认识到:监管也是自我保护,乱象丛生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网约车平台需要以眼前的悲剧为鉴,重新审视自己的监管能力和审查力度。监管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司机资质的事前审查。3月份,深圳公布查出3000多名网约车司机有重大刑事犯罪或吸毒前科,并要求限制部分有犯罪前科人员等成为网约车司机。但是,对于这样的事前审查,是否会构成就业歧视?按照清退逻辑,被清退者一旦成为黑车司机,会不会制造更多不安全?

  对于网约车这样的新事物而言,管什么、怎么管的边界,必然是在立法和实践中动态确立的。作为分享经济代表,网约车正带来新经济的红利。但同时,新业态的生命力也在于自我管理,只有速度、便捷与安全、信任并重,才能四轮驱动、行稳致远。(何鼎鼎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互动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连载
   第A23版:阅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家装专版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新民法谭
拆穿选择性国际惯例的把戏
垫棺做枕的《白鹿原》
改名图个啥
网约车如何一路平安
定制肥缺
不做低头族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网约车如何一路平安 2016-05-06 2 2016年05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