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昆笛悠扬同济园 陶冶多亏陶老师~~~
昆笛悠扬同济园 陶冶多亏陶老师~~~
昆笛悠扬同济园 陶冶多亏陶老师~~~
昆笛悠扬同济园 陶冶多亏陶老师~~~
昆笛悠扬同济园 陶冶多亏陶老师~~~
     
2016年05月0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昆笛悠扬同济园 陶冶多亏陶老师
曾“强拉”学生学昆曲
王剑虹
▼ 陶慕渊和他的学生董青 瑞内托·诺瓦科维奇 摄
  “如果没有陶老师的昆曲课,我这辈子大概都不会接触到昆曲。”“我常常开玩笑说,我当时就是因为在电视里看到同济有昆曲课才考的同济。”“昆曲课是我在同济大学四年时间里最美好的一段回忆。”……昨天,二十多年前在同济大学上过昆曲课的几位同学自发为最早在同济开设昆曲课的90高龄的陶慕渊老师庆生。如今同济大学的昆曲研习所在上海高校中已颇有名气,同济还成为了上海市大学生戏曲艺术实践基地。回忆起近三十年前在同济这所工科大学里开办昆曲班的艰辛,师生们都很感慨。

  无心插柳

  同济大学的昆曲课是从1987年开始开设的。当时昆曲并不如现在这样受到关注,同济更是一所工科大学,怎么会把昆曲列为有学分的正式课程的呢?陶慕渊告诉记者,当年他从上海大学退休,受聘进同济大学开设宋词欣赏课,“我一直有个观点,诗词特别是词离开了唱就像鸟的翅膀少了一个,很可惜。”正巧上海昆剧团的辛清华那时正尝试用昆曲音乐为宋词谱曲,陶慕渊就从上昆找来了录音,又请了演员进课堂现场教唱。“第一首教的是《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这句话没什么好解释的,但一唱情调就来了,味道就出来了,学生也很喜欢。”于是陶慕渊生出了在同济开设昆曲课的念头,在学校的支持下,1987年秋天,同济大学正式把“昆曲欣赏”列为选修课,次年又开设了“昆笛”选修课,再后来还开设了“身段表演班”。上海昆剧团的华文漪、梁谷音两位艺术家受聘担任兼职教授,蔡正仁、岳美缇、计镇华、张静娴等上昆的老艺术家都曾到同济讲课或开办讲座。一所工科大学开设这么多昆曲课,在当时是独一份的。

  经曾艰辛

  现在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的余俊祥昨天是特意从杭州赶来为老师庆生的。他说,他是在大一的时候偶尔在上英语听力课时听到从别的教室传来的悠扬笛声,然后好奇的他终于在听了几周后忍不住逃课去寻找笛声,这才发现了昆曲课。余俊祥笑称当时因为昆曲课与英语听力课时间冲突,他还时常逃课去听昆曲课。不过不是每个学生都像余俊祥那样对昆曲有兴趣的。陶慕渊告诉记者,当时招生还是很困难的,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昆曲是什么,于是他就站在走廊上,有走过的同学就请他们进去听一听,虽然时常被拒绝,但他还会“强行”邀请同学进教室试着听一听,陶老师戏称自己是“强买强卖”。招生难,经费已少。当日的昆曲并不像今天这样受重视,多亏了上海昆剧团的一批老师不计报酬,热心参与。

  昨天,从“昆曲欣赏”课开班起就在班上执教的上海昆剧团胡保棣也来了,她回忆起当年在还没有地铁等交通工具时坐同济校车回家的情形,那时从同济到市区往往单程就要一个小时以上,而上一节课不过几块钱的课时费。

  代代相传

  作为外聘老师,陶老师从上世纪90年代之后就不再受聘担任昆曲课的老师了,接棒的是一批批热爱昆曲的学生。曾任“同济曲苑”首任社长的董青告诉记者,当时教务处负责排课,他们负责招生、请昆曲老师、安排教学内容。这一届的学生毕业了,就会把接力棒交到下一届学生手中,“代代相传”,这样“自助式”的昆曲课坚持了近十年。陶老师感慨地说,如果没有这些学生,那么昆曲课就没法坚持下去。虽然如今同济已经没有昆曲这门选修课,但纯社团性质的同济昆曲研习社却很是热闹,昆曲在这所工科大学里俨然已经生根发芽。而十多年的昆曲课所培养的昆曲爱好者们,如今正在各行各业继续听着、看着、唱着昆曲,成为昆曲观众的一支中坚力量。 

  本报记者 王剑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民生调查
   第A07版:民生调查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话题/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广告
扫一扫添加新民体育、新民演艺微信公众账号
莱斯特城“三对”给中国足球的启示
曾“强拉”学生学昆曲
“昆曲学分”不妨再尝试
用婚船代替婚车
新民晚报文体汇A11曾“强拉”学生学昆曲 2016-05-08 2 2016年05月0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