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紫砂壶大师许四海宣布于5月15日“封印”,从此不再制壶,专心打理自己“百佛园”内的壶具博物馆、吴觉农纪念馆以及即将建成的陆羽纪念馆。窥一斑而知全豹,我们选择了较有代表性的三家中型规模的私人主题博物馆,且看他们通过什么样的生存智慧来化解资金、运营等各种困境。
民办博物馆的创建往往是出于一种个人情怀,通过运营博物馆,传播艺术宏愿,来彰显自己乃至这座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但办博物馆、美术馆光砸钱没用,“建馆容易运营难”是普遍现象,只有掌握“健康之道”,这场文化的马拉松才能跑得远。
我有你无的立身之本
馆藏是一个博物馆的家底,对于民办博物馆来说,有特色的馆藏,是立身之本。
壶艺大师许四海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收藏有中国历代名壶800余件,其中不乏国宝级孤品,除了被称为“壶王”的清代制壶名家邵大亨的《大亨缀只壶》,明代时大彬《六方扁鼓壶》、清乾隆《致和斋炉钧釉汉方壶》、清初陈荫千的《双竹提梁壶》等都是绝世名壶,另外还藏有大量茶文化文献。这是百佛园能开出三个茶文化馆的重要支柱。
泰康路上的琉璃艺术博物馆是由张毅、杨惠姗创办的,有感于中国琉璃艺术瑰宝流散在外,他们在负债累累的情况下,收藏了大量战国至清代两千多年间的古代琉璃,器型多样,年代完整,其中有琉璃珠管、耳珰、璧、装身具、动物造型佩饰、发饰、带扣、杯碗、吹瓶等,这些价值连城的古代琉璃象征着中国琉璃的根源和传承。
天山公园内的上海艺术礼品博物馆的藏品分三部分,一是梁思成、林徽因家族藏品,目前已收藏有3000件,其中包括梁启超的珍贵文物数十件以及梁思成的《中国雕塑史》手稿等;二是重要礼品,很多都是珍罕的高端国礼;三是亚洲工艺美术品,其中不乏中日韩国宝级大师精品。这三方面的藏品都和其他博物馆有着巨大的差异性。
民办博物馆的特点是专题性强,“办琉璃博物馆虽然贴了不少钱,但这是我们的梦想。”张毅、杨惠姗的回答代表了沪上众多民办博物馆创办者的初心。
功夫也在展览外
除了办好常设展和主题展,博物馆的一大社会功能就是开展艺术教育,优秀的民办博物馆如今在这方面也格外看重和用力。
艺术礼品博物馆目前有20名左右员工,一半以上是研究生毕业,其中有些还是上海市的优秀毕业生,“他们能到博物馆来,吸引他们的是事业,来了之后,普遍反映不是没事干,而是来不及干。”馆长胡木清表示,一早就成立的艺术教育部一直致力于为普通市民、儿童进行传统文化技艺传授,其中包括造纸、印章等工艺的教授。
民办博物馆的学术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健康指标”,其中包括重大展览,也包括出版专著和学术研究。
吴觉农是公认的继神农、陆羽之后的第三位茶圣,许四海用了12年时间收集了大量吴觉农的手稿、书稿和文献,这些资料在吴觉农纪念馆系数陈列。认为制壶是为小部分人做的事,推广茶文化是针对社会大众,宣布封印后的老人正在全力筹备陆羽纪念馆。纪念馆将展出许四海多年凭一己之力收集整理的大量有关茶圣陆羽的文献资料。
艺术礼品博物馆已经连续出版了六本中日韩名家展的大型图册,能整体反映当代东亚地区的工艺美术水准;他们还将收藏的梁思成先生《中国雕塑史》手稿,与中华书局合作出版了手稿对照本,反响很好;他们对于梁思成、林徽因的研究十分深入、广泛,获得了梁思成、林徽因家属的认可和授权。
如今民办博物馆迎来一个建设高潮,但做文化分为真做文化和假做文化两种,真做文化就要全情投入,还要有很高的人文素养,所以在国际上,博物馆馆长受到的尊重也非常高,不亚于大学校长。
运营是一场长跑
能否持续运营是每一家民办博物馆必须的严峻考验,有些民办博物馆一年也看不到一次展览,有的开业不久就“门上一把锁”了。
琉璃艺术博物馆方面毫不讳言经营压力。他们第一代的琉璃博物馆开在新天地,运营没多久,就因为租金压力巨大,而不得已搬到如今的泰康路。琉璃博物馆馆长助理张巍巍表示,现在博物馆每月能吸引四五千位观众,虽然设有门票,但对学生和65岁以上的老人免票,所以门票收入相对于巨大的运营成本来说微不足道,博物馆的经费来源主要是靠琉璃工坊企业支撑,另外还有一部分政府补贴。
艺术礼品博物馆是少有的能“自身造血”的民办博物馆,他们的强项在于文创产品的开发。胡木青介绍,由于文创产品深受欢迎,通过企业定制、政府采购以及文化资助,满足了他们运营资金上的需求。
“希望能通过优质运营,提升社会整体的审美水平,让琉璃走进收藏市场,然后反哺琉璃博物馆。”张毅表示这是当下自己努力的方向。
在圈内,博物馆馆长自嘲为“高级叫花子”,馆长必须要靠自己的专业运营能力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民办博物馆的生命线来自社会美誉度,接受采访的各家掌门人纷纷表示,策划让人眼前一亮的展览是提升影响力和口碑不二法门。砸钱绝不是办好一家民办博物馆的根本,专业运营才能让这场马拉松跑得更轻松、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