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与上大美院教授们的对话
~~~——与上大美院教授们的对话
~~~——与上大美院教授们的对话
     
2016年05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院应该教学生什么?
——与上大美院教授们的对话
林明杰
  ◆ 林明杰

  日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年度展邀请本报艺术评论版编辑林明杰与美院国画系主任韩峰、版画系主任秦一峰、副院长夏阳、史论系主任李超,就上海美术院校边缘化、都市艺术的困惑以及什么才是美院应该注重培养的基本功等美术教育中的焦点问题,进行公开讨论。现整理摘要如下:

  “土气”的都市艺术

  已故上海画家张桂铭曾说:看西方艺术史上那些农村题材画作,会感受到一种都市气息;而看我们许多画家画的都市题材,却透着一股“土气”。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其都市艺术因何而囧?

  韩峰:艺术格调的评判通常不以“土与洋”思考,但对“土与洋”是有感觉的,比如全国美展里面有些东西就很“土”,我常常在系主任会议上就跟领导说,这个就是不对的。明明这个画这个展览一塌糊涂,还作为美院的一个标杆我就觉得是有问题的。学院还是把全国美展或者这种展览作为老师、学生乃至学校的评价指标,这是很糟糕的。在座的同学要提高警惕,不要被这种“土了吧唧”的一个想法就把自己框住了。

  秦一峰:艺术的“土气”与“洋气”这个问题过于概念化,是很难讨论的问题。我平时也很少用“土气”与“洋气”来评价作品,是否可以针对具体作品来谈。关键还是看具体的作品做得怎样,如作品的想法、语言、深度、耐看等。

  李超:艺术格调的“土与洋”,关键不在于画作本身,而在于艺术家的品格,一种具有诗意的品格,这种品格是需要培养和感受的。学院是一个深度接受知识的场所,同时也具有它的开放性,它就是要在经典传承、知识服务、文化创意三个层面,形成知识体系的训练。有了这种知识体系的训练之后,人是可以培养出来这种感受的。现在需要重视都市艺术资源转化中的学院力量。

  林明杰:这个话题怎么变成“土”与“洋”了?“土”的对立面一定是“洋”吗?我认为,所谓的“土”,是试图模仿你所向往的东西却总抓不住内在精神气质的尴尬。黄土高原的男女老少扭秧歌不“土”,都市里的大妈跳迪斯科很容易显得“土”;同样,老外穿中国戏服唱京剧也“土”。艺术是生命的自然流露,不真不自然就“土”了。长期以来中国经历着由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的苦与乐,文化上的断层还没衔接好,自身的文化气质还没形成。有的艺术家虽然身居现代都市,但未必把握住了都市的时代精神,或者他们的艺术实践并没有与他们的真实人生体验融合,故而出现都市题材作品像小脚老太跳洋舞之囧。艺术是时代的弄潮儿,是先进文化的体现。以落后的思维和手段去表达先进的主题,当然“土气”啰。

  边缘的上海美术学院

  无论艺术家的红火程度还是艺术学院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曾经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发祥地的上海,如今好像被边缘化了。是不是?

  夏阳:我来上海这么多年,感受到上海美术界有个非常好的地方——大家伙不扎堆。上海艺术家他不浪费你的时间,他不应付你就不浪费你的时间。我在这种氛围里面可以特别安静地创作。在上海我感觉这种尊重的方式跟别的地方的那种尊重完全不一样。

  我们的学院里有非常优秀的教师,他们有的同时还是很优秀的艺术家。这是我们非常宝贵的、有待开发的资源。但上大美院作为二级学院这个机制有局限性。

  李超:所谓“边缘化”需要辩证的分析和判断,关键是自己要有明确的定位,错位发展。边缘化的问题在我看来就是资源的碎片化,缺乏整合。这座城市里具有旺盛创造力的艺术家和教师,是活资源。还有一批叫固资源,固资源就是和上海的这个城市文脉相关的。近现代上海在美术领域也是名家辈出。现在上海的边缘化的问题就是这个固和活之间的断层。我们没有充分地利用一些学院的平台。我始终觉得,一座都市的文化软实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院派的力量。北方的包括四川,美术界的龙头引领者还是学院。上海的美术院校实际上它应担当这样一个使命。我们要去整合这个资源。

  林明杰:上海的美术或者说上海的美术学院被边缘化,某种意义上说未必是坏事。在艺术界普遍浮躁的时代,在艺术家纷纷攀附权力和资本的时代,上海的艺术家受到的干扰相对较小。有些事之未成,乃天时未至。近两年的上海艺术界颇有些新气象在涌动,要有信心。

  什么才是艺术基本功?

  我们的美术教育非常重视基本功。但什么才是基本功?

  韩峰:一个艺术家最重要的不是基本功,基本功是成就一个艺术家的一个方面,至关重要的是对艺术的热情。

  秦一峰:美院上课不仅是言说的,而是用眼睛观看的,多看好作品。需要靠细节和感受来训练直觉。这种直觉是画画人工作的一种方式。美术教育的基本功是一个很宽泛的内容,作为一个学生而言,在考美院之前,是没有办法来进行选择的。考进美院后,学生可以自己决定基本功的学习内容,创作可以同步进行,以自学为主。

  夏阳:要让学生学会不带自我框架和敞开的心态去感受艺术品,了解艺术发展的脉络和文化重要性。学生进行艺术实践与创作应该保持一种虔诚的心态,对待学习应该拥有良好的计划执行力。这两点做得好将会是非常受用的。

  李超:基本功是没有边界的。美术学院是要强调视觉艺术的造型,是和造型艺术相关的,包括了基本技能、知识体系和视觉的原创力三个层面的问题。由基本技能向意识情感方面转化,使基本功不至于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而应该是艺术探索与创作的发动机。

  林明杰:许多美术学院教授的基本功,往往是历史上成功艺术家创造出来表达他们自己个性情感和想象力的,而不是表达我们的。作为艺术学院当然要让学生了解和适当学习前人的基本功,但不是模仿。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学习,启发他们学会探索表达自己的独特艺术途径。艺术的基本功不仅仅是技法,更要注重培养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心灵基本功”——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所需拥有的个性、情感、思维方式以及对待世界的态度。需要向历史学习,但不要重复历史。向过去伟大的艺术家学习,是获取智慧和力量。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必对人性有极大的尊重,有非常强的剖视能力,还要有能力和坚强的性格来抗受这个世界的愚昧和误解。这是艺术学子需要锻造的基本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话题/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互动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家装专版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基金纵横/汇市金市
   第B04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5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6版:互联网天地/上海物业/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个人理财/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6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美院应该教学生什么?
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
广告
新民晚报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C02美院应该教学生什么? 2016-05-14 2 2016年05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