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纷纷写上海
如果说,去年由《琅琊榜》《芈月传》等古装剧称霸荧屏,那么,今年则是当代都市生活剧的大年。近来热播的《欢乐颂》《我是杜拉拉》等,都聚焦上海都市生活,这次,亮相论坛的编剧们透露的新作,也大多把镜头对准了上海。王丽萍继《大好时光》后,正在创作浦东白领题材的《国民大生活》剧本;何晴的两部新作《小别离》《保姆李夏》也与上海的影视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上海编剧顾伟丽《那样真诚》直击当前社会和家庭生活热点,也在创作之中。
高璇、任宝茹、何晴、李潇等编剧都纷纷在上海开了工作室。曾获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编剧奖的李潇说,她要为上海写一部爱情剧。曾创作了《别了温哥华》《我的青春谁做主》的编剧任宝茹说,她一定会写上海。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有移民城市的特质,诸如年轻人的爱情及奋斗的艰难、孤独、迷惘……有很多东西可写。
“突围”要靠下生活
编剧们纷纷聚焦都市生活尤其是写字楼里的年轻白领,说明上海电视剧正在摆脱过去“婆婆妈妈,弄堂人家”的小格局,已呈现出升级换代的新势头。
编剧们认为,都市生活剧要突围,没有捷径,唯有熟悉生活。如写都市白领,一定要熟悉年轻白领的情感世界。《鲜花朵朵》编剧何晴说,站在陆家嘴放眼四周,白领们步履匆匆,漂漂亮亮,身上有股认真劲,根本看不出生活的艰难,而其实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要深入到他们内心,很难。
王丽萍说,为了表现都市白领,她好几次到浦东深入生活,曾听一位女孩朗诵一首诗,说她下班后,走在楼宇间,回头一望,灯火辉煌,可回家的路上却没有一盏灯是为她而点的。诗歌写出了那种孤独感和寂寞感。王丽萍希望自己作品表现出这种感觉来,让大家彼此取暖。编剧任宝茹举例道,《欢乐颂》编剧袁子弹写这部职场戏,特别自豪的是自己曾在广告公司干过三年,知道上班的酸甜苦辣和各种人事纠葛。这使她感到非常羡慕。有经历,创作就有了底气。
绝处逢生又重来
编剧们承认,在都市生活剧中,夫妻、婆媳、妯娌、前妻、继父、养子、保姆……种种人物关系都写过了。艺术创新正面临危机,但制片人、投资方往往按已成功的模式让你写,编剧们因而没了创新余地,也没了冒险精神,这种市场环境很难让编剧们施展才华,超越自己。
可以说,近年来都市生活剧陷入了困境。套路雷同,似曾相似,追风、模仿成了通病。几年前“婆媳剧”火了,荧屏就一窝蜂地“婆媳斗”。“婚恋剧”一火,一大批闪婚剧、复婚剧、相亲剧便蜂拥而至,造成了观众严重的审美疲劳。
没有退路、绝处逢生的都市生活剧今年终于全面升级,卷土重来。《欢乐颂》《我是杜拉拉》等初显上冲势头,接档《欢乐颂》的《那年青春我们正好》和《女不强大天不容》在东方卫视接连播出,组成“都市女性成长三部曲”。这次“上海影视四季沙龙”又传递出编剧们的新动向,预示着新一轮都市生活剧正全面复苏。 本报记者 俞亮鑫